• 40阅读
  • 0回复

稳步发展的津巴布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7
第6版(国际)
专栏:

  稳步发展的津巴布韦
关云秋
津巴布韦共和国是个新兴的非洲国家。独立11年来,尽管遇到不少困难,但在穆加贝总统领导下,国内政局比较稳定,经济也获得了稳步发展。
据世界银行统计,津巴布韦独立后,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最高年份达11%);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4.5%,每年生产各种粮食共约200万吨,年年有余粮出口;工业产值年增长率为3.4%,制造业产品自给率达90%以上;人均收入近700美元。津巴布韦取得的成就,在非洲可以说是罕见的。
津巴布韦甫告独立即面临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经济等问题。特别是独立不到半年,津巴布韦民族联盟和人民联盟两支武装在第二大城市布拉瓦约发生了武装冲突,全面内战一触即发。但由于穆加贝总统及时、稳妥地采取措施,避免了一场内战,稳定了局势。接着,津巴布韦政府着手整编军队,把原来分散的几支武装力量整编成统一的国防军,成为保卫政治独立的重要力量,对保障全国政局的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难民的妥善安置,也是津巴布韦独立后面临的一个难题。津巴布韦政府仅仅用一年时间就把长期流亡在外的30万难民和国内70多万难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扶助他们在新分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使他们成为农业战线上的一支新生力量。联合国难民署的官员认为,津巴布韦解决难民问题的经验,为非洲一些国家提供了范例。
大力发展农业,是津巴布韦治国安邦的一条重要经验。农业是津巴布韦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之一,1989年的农业出口产值是10亿津元,相当于全国出口外汇的一半。
津巴布韦农业独立前主要依靠5000个大型现代化农场,其产值占全国农业产值80%以上,但广大黑人小农经济依然停留在刀耕火种的状态。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政府一方面保护和调动白人农场主的积极性,一方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扶植黑人小农经济。11年来,黑人个体农户和小农场的产量比独立时增加10倍,生产的玉米和棉花已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56%和60%。由于农业搞得好,国际民间组织“消灭饥饿环球中心”特授予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1988年度“消灭饥饿”奖10万美元。
在“建国先树人”的国策指导下,津巴布韦的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独立11年来,教育经费一直占国家经费的首位。过去,在种族主义政权统治下,广大黑人子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现在,全部学龄儿童都能上学,11年内中学生人数增长12倍。与此同时,政府还大力发展职工业余教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源源输送了各种人才。
津巴布韦在短短11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主要是穆加贝领导的政府奉行民族和解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用西方报刊的话说,“穆加贝推行的黑人和白人的和解政策获得了成功。”
津巴布韦独立后取得的成就,不仅改变了津巴布韦的面貌,也给南部非洲一些国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附图片)
图为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市的中心区,这里禁止车辆通行,仅供游人漫步和休息。     徐德文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