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我国人工种子研究又有新突破 预示传统的种子生产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人工种子研究又有新突破
 预示传统的种子生产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
本报上海4月16日电 记者萧关根报道:复旦大学继1988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水稻人工种子之后,最近又研制成了旱芹、花椰菜等作物的人工种子,并培育出了一批性状稳定的种苗,使我国人工种子的研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人工种子”,就是以人工的制作手段,将植物的胚状体或某组织块、器官等包裹在一层种皮里面所形成的种子。由于是用无性的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所以,与天然种子相比,具有发生和增殖快、繁殖系数大、生产周期短等特点。人工种子还有相对的遗传稳定性,能保持原有植物品种的优良特性,通过基因的转化技术,有可能快速地获得新的优良品种。
复旦大学组织本校生命科学学院和材料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经过3年多的努力,取得了这项可喜的成果。在今天的技术鉴定会上,专家们认为这项成果不仅对培育优良特性的农作物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预示着传统的种子生产方式将会发生重大变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