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日本企业与《三国演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8
第7版(国际)
专栏:驻马店杯海外来鸿征文

  日本企业与《三国演义》
吴建华
刘老师:
得知你和其他各位师长对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在日本的有关情况感兴趣,特写信告知。我在前信中曾提到过日本不少中学生已将《三国演义》全部输入电脑,我原以为仅是玩玩罢了。后来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事实表明《三国演义》在日本已经渗透到许多重要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中了。
《三国演义》在日本称为《三国志》。日本的大街小巷中许多五光十色的广告牌上都赫然写着大字《三国志》。在形形色色的电视录像片出租店里,《三国志》的录像片摆在很醒目的地方,借阅的人非常多。出版社出版了各种各样的《三国志》,大本和袖珍本,甚至连环画都有。日本是一个生活节奏极快的国家。袖珍本由“上班族”购买,以便于他们在电车、汽车上读。大字本、大部头的便于老人们在家中读。去年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受到全世界的一致谴责。日本谴责了伊拉克的侵略行动,并为多国部队提供军费,伊拉克将在伊工作的日本人扣押起来。日本政府及有关部门都非常焦急。他们为被扣的人员送去了大量的食品和物资,还送去了大型本的《三国志》。日本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看《三国志》,他们对《三国志》的喜爱,可想而知。
日本全国人口一亿二千余万,公司却有二百万个以上。绝大多数日本人都是某个公司的成员,而他们的家属则是某公司的家属。《三国志》之所以在日本大受欢迎,首先是各种公司的首脑们对它感兴趣。他们普遍认为,日本社会的现状与《三国志》中所描写的曹操、刘备、孙权割据争雄的时代很相似。各个公司各掌握一派人马,各占一块地盘,各产一种产品,以占领市场,谋取利润。要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争夺战中执牛耳,日本产业界认为首要的就是人才的争取和团结对外的精神。日本一位著名财界人士就说过:看《三国志》启发颇大。刘备论文武之道、临阵决战不如孙权,谋略文才不如曹操,他之所以能割据称雄,实赖于他善于知人,察人、用人。他对关、张用桃园结义之法,对孔明则三顾茅庐,对后来招降的赵云、黄忠之辈也是大加重用。正是五虎大将对他的拥戴,才使他称雄一方。桃园精神是刘氏王朝生存之基础。现代商战日益激烈,企业要想生存发展,桃园精神实乃生命之所系。日本人是如此说,也是如此做。不少日本企业大力提倡桃园精神,号召公司内部上下左右之间要像刘、关、张一样,贯之以一个“诚”字。即以诚待人,精诚团结,共同对外,占领市场。日本许多地方都有关帝庙,是纪念关公的,也就是推崇关公的“诚”。在逢年过节之时,不少公司的头头脑脑所要做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带领部属到关帝庙去烧香,要大家不要忘了“桃园精神”。
对于人才,日本公司也以桃园精神对之。大学是日本公司斗智的场所,大学生到三年级时,公司就找上门来了,许以种种好处,要学生内定。特别是对那些有创造发明的学生,公司更是不遗余力,以三顾茅庐之法,使你就范。这在日本叫做“割青苗”,即“苗”虽未成熟,也先“割”了再说。求人求才之心,可见一斑。我们神户大学的教室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几个公司人员在行将下课之际,从前座站起,大讲他们公司的种种好处,然后打开大提袋,每人发一份小礼品和他们公司的说明书,要求进他们的公司。我已多次领到他们的小礼品了。
                    建华 于神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