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为“泥饭碗”干部解忧 四川四万多聘用干部在基层发挥重要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19
第4版(要闻)
专栏:

  为“泥饭碗”干部解忧
 四川四万多聘用干部在基层发挥重要作用
据新华社成都4月19日电(记者何东君、邓全施)爱护“泥饭碗”干部,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四川省4万多名区、乡(镇)聘用干部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3年,四川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区、乡(镇)干部聘用制。但是,这项重要改革在实践中也遇到各种难题,主要是聘用干部与国家干部退休后的待遇悬殊,聘用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有不少具体困难。一些经济发达的区、乡聘用干部,关系多了,本事大了后就想“跳槽”,不愿再端“泥饭碗”。
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人事部门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在改革干部人事制度问题上,一定要解放思想,继续前进;对聘用干部的具体困难要实事求是地妥善解决。他们制订的措施主要是:解决聘用干部的部分粮、油供应指标,使边远贫困地区的聘用干部再不必背着“红苕”杂粮进城开会、办事了。每年调剂出2000名“农转非”指标,使成绩突出的聘用干部得以录用为国家干部。国家拿一点,自己出一点,建立聘用干部养老保险金制度。此外,制定聘用干部易地任职、合理流动的政策,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四川省经过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目前聘用干部已达4万多名,占区、乡(镇)干部总数的1/3强。他们情绪稳定,工作积极,不仅改善了全省区、乡(镇)干部队伍的结构,增强了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而且为巩固、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