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老挝风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20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多国风情

  老挝风情
张良民
竹筒饭和烤鸡腿
在万象师范大学进修期间,我们和老挝朋友一起欢度了赛船节、塔銮节等老挝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街头两旁和塔銮广场四周摆满了一长溜的竹筒饭和烤鸡腿,向游人出售。许多游人,特别是青年男女,一手拿着一根根长短不一的如擀面杖粗细的竹筒饭,另一手拿着油黄欲滴的烤鸡腿,津津有味地吃着。这是老挝传统节日的风味食品,我们禁不住诱惑,也好奇地买了一些尝尝。那竹筒饭糯软可口,并伴有一股竹子的清香;那烤鸡腿外焦内嫩,喷香扑鼻,风味独特。
老挝各地盛产糯米和竹子,节日前,农妇们砍下一根根青竹,截成30—70厘米长的竹筒,把新收获的糯米浸泡一夜,再把椰汁、蔗糖、红豆、芋头丁等与糯米混在一起,装入竹筒,灌进适量清水,用卷好的芭蕉叶塞住竹筒口,或放入开水中煮熟;或放在炭火上烤熟。人们买来后,只要把竹皮轻轻撕开,便见到一层透明的竹膜紧紧贴在糯米饭上,可一起食用。这种竹筒饭既卫生方便,又经济实惠。
烤鸡腿现烤现卖。农妇们在放有炭火的长方形铁制烤槽上,架上一只只新鲜肥嫩的鸡腿,当鸡腿烤熟后,再抹上咖喱粉、辣椒油、香茅草、椒盐和其它叫不出名的调味品,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味,吃起来肥而不腻,别有一番风味。据说李鹏总理访问老挝时,在老挝政府为他举行的盛大欢迎宴会上,也摆上了竹筒饭和烤鸡腿。
    巨形伞下的婚礼
在通往万象市区的13号公路两旁的农家院落中,人们总可以看到一个或几个撑开的军绿色巨形降落伞,伞的中央立着一根10多米高的柱子,伞的边缘被许多根绳子拉向四周,伞下的遮阴面积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巨形的尼龙伞面在微风的吹拂下,飘忽不定,十分引人注目。起初我们对这巨形降落伞的作用感到疑惑不解,在应邀参加了两次老挝人的婚礼后,才知道了它的用途。
老挝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一年分为雨季和旱季,雨季阵雨不断,旱季炎热干燥。老挝人在室外举行传统婚礼时,原先都要临时搭起竹木结构的棚子,十分费时费工。近几年,人们改为支起这种大降落伞,既可遮阳避雨,又能通风纳凉,因此这种大伞便成了老挝人举行婚礼的标志。
传统婚礼在伞下的空地上摆有一对明亮的银钵,里面装着用新鲜的蕉叶和芬芳的占芭花缀成的精美小花塔,上端插着点燃的蜡烛,下面挂着一缕缕长30厘米左右的洁白的棉线。花塔四周摆有两只炖熟的整鸡、几瓶糯米酒、煮熟的鸡蛋及各种水果等。
婚礼往往在傍晚时分举行,人们围坐在花塔四周,新娘在左,新郎在右,并排坐在前面,先由一名长者面对花塔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同时用一根根棉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愿他们新婚幸福,永结百年之好。然后,由双方的父母、亲戚、朋友为新婚夫妇拴线祝福。这一根根洁白的棉线包含着人们真诚的祝愿和深厚的情谊,象征着新郎新娘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人们还让新郎新娘互喂鸡蛋和糯米饭,以表示夫妻恩爱,生活美满。接着,人们共进晚餐,畅饮喜酒。然后,在悠扬欢乐的乐曲声中,在巨大的伞荫下,人们交替跳起富有民族特色的南旺舞和节奏感强烈的迪斯科,一直持续到午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