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强化管理提高基建质量与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21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

  强化管理提高基建质量与效益
石启荣
今年是“质量、品种、效益年”。基本建设战线如何卓有成效地抓好质量与效益?我认为关键在于牵住管理这个“牛鼻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0年至1990年,全国共有1000多个大中型项目建成投产。原煤、原油、炼钢、化肥、水泥、发电、铁路新线建设和港口吞吐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进步。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迅速改善。
但是无须讳言,我国基本建设中长期存在的损失浪费、概算超支、工期拖延、质量差、效益低等问题依然普遍而严重地存在着。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管理不严、不善乃至某些混乱所致。去年有关部门对16个行业116个建设项目的调查表明,投资概算平均超支32.6%。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利率和汇率调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之外,不按基建程序办事、搞“三边”建设、片面追求高标准、盲目引进、法纪松弛、督导不善等管理因素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少建设、设计、施工单位随意从建设项目中挖走资金,有的单位、部门、银行和地方向建设单位伸手要钱、要汽车甚至办公楼。对82个项目的审计结果表明,仅此一项造成的资金转移和损失浪费就占项目投资总额的7%,令人震惊!有的设计部门把关不严,听任建设单位增加子项,提高规格。在被审计的47个项目中,就有27个挖空心思多计概算达12.5亿元!加强基本建设管理事关重大,刻不容缓。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每年积累的建设资金数额有限,来之不易。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基本建设管理,用好国家宝贵的建设资金,使之获得尽可能高的投资效益。目前,全国正在建设的项目如果平均少超概算5—10%,即可节省投资上百亿甚至几百亿元。
“基本建设的管理是不投资的基本建设”,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管理可以出质量、出效益。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等不少新建项目,质量高、效益好就是有力的例证。因此,必须加强计划管理,并与审计监督相结合,实现有效的宏观控制;必须实行项目管理,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全过程负责投资项目的新体制;必须认识到设计环节的重要性,设计管理可以从另一侧面有效地控制建设规模,提高概算正确率和投资效益;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实行招标制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其中包括质量保证金制度);同时还要加强设备供应管理,实行招标、用户监造等方法。
总之,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我们就必须把强化管理这一精神贯彻到建设领域的所有环节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