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全国八六三计划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八六三计划实施五年成果丰硕 取得四百多项成果,其中五十多项达国际先进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22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八六三计划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八六三计划实施五年成果丰硕
取得四百多项成果,其中五十多项达国际先进水平
本报北京4月22日讯 记者蒋涵箴报道:全国863计划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开幕。
由党中央、国务院于1986年批准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已经贯彻执行5年。召开这次会议是总结“七五”期间“863”计划从批准、起步到全面实施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功经验,审议“八五”期间“863”计划的战略设想和具体措施,表彰和奖励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国务院高技术计划协调指导小组副组长、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致开幕词。国务委员、国务院高技术计划协调指导小组组长、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开幕式上宣读了聂荣臻同志的贺信。国务院高技术计划协调指导小组成员朱丽兰、朱光亚同志分别作了工作报告。
本报北京4月22日讯 记者蒋涵箴报道: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关怀下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实施5年来取得了40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50多项达到国际80年代中、后期水平,有不少项目已进入中间试验阶段。一支优秀的中青年科技队伍正在壮大。
通过“863”计划的实施,我国已组织了一支阵容整齐的精干的国家高技术研究队伍。“七五”期间从事“863”计划研究与发展工作的科技人员已达万人,40岁以下的青年占47%。
“七五”期间,“863”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实施实际只有3年。由于具有科学的决策程序和管理办法,很快获得一批重要成果,在我国高技术发展中起了带头和核心作用。据统计,在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及新材料等领域中,共取得科研成果400多项,提高了我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例如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乙型肝炎疫苗柱层析生产工艺,具有高效固氮能力的大豆根瘤菌,水稻、玉米联合固氮,试管牛犊,汉字识别和汉语语音识别等。其中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是水稻制种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品种间杂交稻已试种示范20万亩,获得一批可增产5—10%的组合,也获得了一批杂种优势明显的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少数组合可以增产15%,为我国粮食增产找到了新途径。
“863”计划支持的实时汉语语音识别系统在法国高技术博览会上获大奖,再次证明我国汉语语音识别的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计算机用声音输入汉字的速度已达每分钟80至100字,一次正确识别率已达93%。这在变革计算机键盘输入方式及保密通信和声控指挥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自适应光学望远镜研究项目1990年实现了对自然星体的大气湍流校正试验,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第三个能对星体进行大气湍流实时补偿试验的国家。
有一批阶段成果已达中试水平,直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例如手写数字识别系统已用于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四达863A语音识别系统已初步形成商品并出口国外,广泛用于文本输入和实时控制中。六维腕力传感器已获国家产品许可证并进入小批量试生产。采用硫磺法制造聚苯硫醚热塑性树脂是我国首创,已建立了适宜民用的每年150吨的生产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