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谁是受益者——再说团体赛新赛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22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谁是受益者
 ——再说团体赛新赛制
自从1926年乒乓球成为一项竞技运动,至今已举行过40届世界锦标赛。其间,国际乒联立了不少规矩,赛制几番更改,有创新,也有走回头路的时候,尤以即将开始的第41届世乒赛男子团体的赛法变化最大。中国队主教练郗恩庭说,如果不充分认识新赛制的特点,就是有一定实力,也会打败仗。
两年前,国际乒联采纳了日本乒协的建议,将男子团体赛由传统的九盘五胜制改为五盘三胜制,双方对阵形式为A—X,B—Y,B/C—X/Z,A—Y,C—Z。其特点是第一单打担负全部任务的2/5,“台柱子”的作用更突出,没有尖子选手的队不好办了;第二单打和第三单打要合作双打,为擅长双打的队增加比赛中间形成转机的可能性。
近年来,世界乒坛男子强队的结构大约有两种,第一种是几名选手实力平均,队伍整齐,没有弱者拖后腿。瑞典、中国、朝鲜北南方统一组成的队伍均属这类。第二种以波兰、苏联、德国、南斯拉夫等队为代表,队中有两名主将实力高人一截,第三把手基本上不能赢分。
实行新赛制后,上述第二种结构的4个队都要被迫放弃强劲的双打配对,而把希望寄托在三盘单打中,几乎没有进退的余地。巧的是中国队所在的B组里包括了绝大多数这一类型的队伍,本来中国队的双打把握不大,现在对手受比赛办法的限制,比中国队更难办。
增加一盘双打的新团体赛制,还影响到组队列阵时不同特点的选手如何组合。瑞典队瓦尔德内尔与阿佩伊伦的双打配对很理想,但要保住瓦尔德内尔第一单打的两分,就要放弃双打,也是左右为难。只有朝鲜北南方统一组队,人才济济,在新赛制下最能显示特点。聪明的日本队正值两名削球手处于技术巅峰,充任第二、三单打和双打,很大程度上能通过打法独特,补实力之不足,是新赛制的又一受益者。
对尖子不突出的中国男队来说,采用新赛制是福是祸,似乎不必急于定论。
                     本报记者 汪大昭
                  (本报千叶4月2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