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加强对业务招待费的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22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

  加强对业务招待费的管理
现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在经济交往中使用业务招待费。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也给一些人搞违纪活动以可乘之机。根据我们审计的情况,目前在使用业务招待费上存在“六多”问题。
白条多。在业务费的开支凭证中,个体工商经营户的发票、收据多,用白条子报帐的更多,且数额大。如某公司1989年5月至1990年3月,白条报支业务费38184元,其中各种名烟支出就有1万多元。某镇一小厂厂长外出联系业务,一张就餐证明就报销1300元。
变通手法多。按规定,业务费用不了结余要冲回,可一些单位却以给职工发钱、发物形式将结余分光。如某单位用这种办法虚报支出了招待费9000多元,经查,发票全部是连号的。原来报帐的不是招待费,而是从饭店开的假发票,现金发给了职工。
挥霍浪费多。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使用业务费合法,不用白不用,任意挥霍。如某小公司负责人在承包期间,借联系业务之名外出租豪华轿车,住高级宾馆,品山珍海味,游名山大川,承包27个月用去业务费18.42万元。
中饱私囊多。一些人以业务需要给对方送钱送物为名,从中渔利。送礼“地下”进行,无法查证,有些流入了经办人的腰包。
出差费用全包的多。一些业务人员尤其是领导者的出差费用全由业务费包了。如某公司经理一行3人去山西省20天,用业务费8222元,吃喝全由单位报销,连品尝风味小吃的费用也在业务费中报了,出差补助还照拿。
用于行政应酬多。一些企业的业务费,许多是花在应付上级来人和各种工作检查组身上。
业务招待费的使用应公私分明,绝不能借着业务必需之名进行损公肥私活动,否则,不但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造成损失浪费,同时也败坏党风、社会风气,影响廉政建设。因此,对业务招待费使用的管理不容忽视。
            江苏大丰县审计局 顾西涛 蔡青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