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要有务实的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24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要有务实的作风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及李鹏总理关于纲要的报告,已经与全国人民见面了。今后,最要紧的是发扬务实作风,狠抓规划、计划的落实。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提出的任务是宏伟的,又是艰巨的。今后十年,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比1980年翻两番,平均每年增长6%左右,基数一年比一年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要付出的劳动都要比过去大得多。今后十年,要使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实现每一个具体目标的难度也比过去大得多。实现这些目标,靠原有的文化技术水平和劳动技能是不行的,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巨大的进步。更难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有了基本路线,有了十二条基本原则,方向虽已指明,但在实践中遵循其中的每一个基本点、基本原则去行事,仍有大量的问题需要研究,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中间来不得半点马虎。需要的是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刻苦学习,埋头苦干,艰苦奋斗。过去十年的巨大成就,是全国人民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今后十年,要取得更大的成就,更要发扬务实的作风。
所谓务实的作风,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讲实话。
摸实情,就是要深入调查建设和改革发展变化的真情实况,努力了解和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了解和掌握政治思想领域的动态和发展趋势,注视社会的治安状况,及时了解群众生产、工作、生活、学习的真情实况,这是做出正确决策,实施正确领导的前提。要摸到实情,并不容易,一要坚持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二要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倾听群众呼声。
办实事,就是在摸实情的基础上,分清主次、轻重、缓急、需要和可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办利国利民的事。要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摆脱文山会海、繁文缛节,把时间、精力用到办实事上。
求实效,就是办的一切实事要真正给人民带来实惠,给国家带来实惠,不能追求一时的名声。求实效,不是要急功近利。有些工作可以立竿见影,成果明显,是实效;有些工作要打基础,积以时日才能见成果,也是实效。要克服短期行为,树立长远观点。
讲实话,就是要如实反映情况,如实发表意见,不能只拣上级爱听的话说,只拣对自己有利的话说,不能报喜不报忧,夸大成绩、缩小缺点,更不能说假话。对领导要讲实话,对群众也要讲实话,推心置腹,以诚相待。
务实的作风从哪里来?来自为民的思想。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讲实话,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如果不是为民,而是为私,为了个人名利,为了做官当老爷,那就很难务实,更难持之以恒地务实。只有牢牢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务实,才有不竭的动力,务实,才有正确的坐标,务实,才有恰当的办法。我们应当从树立为民思想入手,发扬务实作风;还要从务实作风和工作实绩,检验干部为民思想树立得是否牢固。
务实,重要的在于形成促使干部务实的机制。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再提倡务实的作风,江泽民同志最近又强调指出:“各个部门都要有务实的作风,再好的主意,不落实等于是空的。抓而不实,等于不抓。”应该说,在务实方面,多数同志做得是好的,但是也有那么一些干部把它当成耳旁风,对务实不感兴趣,热衷于务虚名,做表面文章。这既有他们自身思想上的原因,也有我们干部工作机制上的原因。一些地方考核干部的实际标准和实际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某些领导者看干部,不是看他的实绩,看他在群众中的威信,而是看他是否能说会道,看他与自己的亲疏远近。这就难怪有些干部对务实兴趣不大,眼睛不是向着群众,而只向着领导;力气不是用在办实事上,而是用在做表面文章上。这种状况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非常不利,必须切实改变。
我们的领导干部在自己注重务实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在自己所领导的地方、部门、单位,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继续推进干部制度的改革,造成促使各级干部人人务实的机制,形成务实光荣的良好风气。当前,各条战线的任务都十分繁重。只要各级干部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又有务实的作风,就一定能使各项工作出现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