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触景沉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4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触景沉思
(日本)中江要介
编者按 作者是前日本驻华大使(1984—1987),去年曾来中国访问。不久前出版了他的新著《中国发展的方向》,在日本颇为畅销,引起日本各界人士的重视。中江先生在该书的一节中记述了他参观北京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的触景沉思。现摘录部分如下:
1990年5月我访问北京时,曾到位于北京郊外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访问。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星期六的早晨。一大清早就有成群的人聚集在纪念馆门口等待入场。他们绝大多数是中小学生,好像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前来参观学习的。我也买了票,随着人流进入馆内。
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为纪念引起中日八年战争的卢沟桥事件爆发50周年而于1987年在当地建成的。走进展厅,触目所及都是关于中日战争的新闻报道、图片以及一些实物——证据,它们整齐地陈列着。绝大部分用以控诉遭受日本军国主义蹂躏的中国人民的惨状,其中有被日军残杀的中国平民,失去父母而哀号不已的儿童,惨遭日军凌辱的妇女等图片。有些橱窗内,摆着日军丢弃的武器、弹药、钢盔、水壶和饭盒等遗物。学生们个个全神贯注,像要刻进脑里那样凝视着一件一件展品。他们仿佛早已从祖父、祖母、或父亲、母亲的口中听到过一些关于那次战争的描述,而今天通过参观这些实物来印证浮现在头脑里的那些关于中日战争的种种场景。我这样思忖着。
我在一一追逐着日本军的残暴行为所造成的累累伤痕当中,从第一展厅来到第二展厅出口,我的心情是很复杂的。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之后,我窥见了当今中国领导人的教育方针之一端,深受感动;然后又陷入了另一种沉思——当今日本的教育方针又是怎样的呢?中日之间对战争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我想日本人也并不是完全忘记了战争,恐怕也都感到日本曾使中国受到很大的损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然而对战争感受的程度却与受害者的中国相较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中国通过抗日战争纪念馆使人们牢记过去可憎的战争惨象,并念念不忘,然后以此为出发点朝中日友好的方向前进。一方面是中国要把过去铭记在心,唯其如此才能使悲惨的历史不再重演,才能把友好关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另一方面是日本却要把过去的一切付诸流水,尽量避免接触伤疤。两相对比,其感受和反应的程度,有天壤之别!
日本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把战争的惨景告诉给下一代,然而传授的立场却很偏向,日本只是着重于揭示广岛、长崎被投下原子弹的悲惨,每当停战纪念日到来时,日本总是作为被害者去宣示战争的体验,这难道不是只记住自己是被害者而忘记了自己是加害者这一严酷事实了吗?!日本也许是下意识地想蒙住自己的双眼不去正视这些事实,然而中国等亚洲各地人民却是无法忘记加害者日本的。
中日两国政府在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时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言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战争赔偿的要求是放弃了,但这并不是把过去悲惨的战争体验也一笔勾销了。其证据是,在《联合声明》中还有如下一段明文记载:“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这一点我们切切不可忘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