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赶时髦的“髦儿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4
第8版(副刊)
专栏:百家艺话

  赶时髦的“髦儿班”
“时髦”二字并非新名词,其实来历是很古老的。早在春秋时代,“毛中之长毫曰髦,士之俊选者借譬为名焉。”《诗经,大雅》中有句:“奉璋峨峨,髦士攸冝”,手捧玉器庄严而立,大约是古代美男子的最佳造型。而《后汉书》中提到“孝顺之初,时髦允集”,当是“时髦”这个新名词的最早记载。新颖趋时,是谓“时髦”,也许因为“女为悦己者容”,古代女性用心追求时髦打扮,并不亚于今之新女性,“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妇女画眉毛,居然也要不断花样翻新,大约杨贵妃画眉喜欢浓描,所以虢国夫人来个“淡扫蛾眉朝至尊”,叫唐明皇看看哪个时髦?深闺里的妇女少见世面,画眉时髦不时髦,拿不定主意,只得求教于夫婿了。诗人的传世佳句也许有所隐喻,但所描写来源于生活,当非凭空捏造。早在汉代当京兆尹的张敞,便是善于给妇女画眉的美容师,几乎引起皇帝谴责,幸亏他能言善辩:“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
然而对于艺术,从来不能不追求点时髦,早在唐代刘长卿就有诗句:“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并不是说古调没有保留价值,但不合于今人的时髦,即使抢救保存下来,实在也难以推广。清代戏曲大师李渔强调:“艺必求新,不新则腐。”他把戏曲艺术比喻为美人,只消改换一身时髦打扮,就能够起到“仍其体质而变其丰姿,便足令人改观”的好效果。譬如同样画古典美人,我曾经拿了两张林黛玉的画像给姑娘们看,她们看了当代画家戴敦邦画的林黛玉,啧啧称美,看了清代画家改七芗画的林黛玉,哧哧地窃笑:“难看死了!”这不能责备姑娘们不知改七芗的价值,古典美中具有现代美,才比较适应时代审美要求。旗袍经过改制而为新式样的时装,可以风行一时,但若以慈禧的旗袍原封不动去制作,当代妇女断乎不敢领教。
鲁迅说过:“各类文艺,总是应环境而产生的。”清代中叶以后,江南流行由少女组成的“髦儿班”,从何而来?我们只看到《红楼梦》里芳官一伙女孩子,便是贵族家养的“髦儿班”。由于清廷严禁王公大臣蓄优,因而家养的“髦儿班”没有存在的环境,而民间流行的“髦儿班”,可以继续保留。女子越剧的开始,也是这样的“髦儿班”。回顾戏曲百花凋零于十年动乱,被砸烂的女子越剧,在浙江荡然无存,要恢复也只能从苗子抓起,经过全省性会演,有两百名好苗子被评上“小百花奖”。因为省里没有个女子越剧团,便大胆办个时髦的“髦儿班”,名为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精选一批颇有艺术细胞的俊髦少女,不怕全是无名小卒,用《五女拜寿》之类的新戏讲究综合艺术全面革新,突出她们的青春群体美,初出茅庐便从香港轰动到上海、北京。北京人说是“满台新秀,花团锦簇”,香港人说是“中国戏曲的时髦派”。七八年来,她们排演了十七台新戏和五台折子戏,艺术上逐渐趋于成熟,在省外到广州、武汉、长沙等地,每演必满;在国外到新加坡、日本、西班牙、比利时、荷兰、法国,广受欢迎。香港人士率先捧红“小百花”,已经四度欢迎她们赴港,友谊很深。
她们所形成的创作习惯,是以整体艺术的创新带动个人艺术的创新。她们要满足老观众,还要吸引新观众。戏剧的生命力毕竟存在于观众之中,说培养新观众,不如说吸引新观众,那就需要戏曲具有时髦的艺术新魅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