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全党动手,培养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全国党建理论讨论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2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全党动手,培养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在全国党建理论讨论会上的讲话
为了进一步推动党的建设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党建工作的发展,中央组织部、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中央宣传部联合召开了这次全国党建理论讨论会。在这次会上,大家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为指导,联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情况,联系当前党的建设的实践,围绕如何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使党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展开讨论。我想根据历史的经验,结合当前的形势,就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问题,谈几点看法和意见,同大家一起探讨。
    一、培养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既是战略性的根本大
  计,也是紧迫的现实任务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也是空前艰巨而复杂的事业。要使这一事业代代相传,使它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就必须培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可靠的接班人。这既是关系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能否进行到底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
为了保证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我们党历来十分关心重视培养造就接班人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把培养接班人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问题,摆在党的议事日程上,并培养造就出了一批又一批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骨干。早在6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为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反复强调培养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极端重要性。他曾告诫全党,为了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而且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从上到下地、普遍地、经常不断地注意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这些重要思想,一直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及时提出全党要高度重视培养和选拔接班人。小平同志反复强调: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这个问题太大了,“这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中国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有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性强的人来接班才能保证”,所以“解决组织路线问题,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最迫切的问题,是选好接班人。”(《邓小平文选》第339、178、177页)陈云同志也指出:“从现在起,就成千上万地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让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在各级领导岗位上锻炼。”这样,“可以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陈云文选》第263、303页)自1982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制定的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方针与德才兼备的标准,各级党委积极培养和选拔大批年轻干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推进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使各级领导班子和整个干部队伍的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一再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培养和选拔接班人。江泽民同志在四中全会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曾先后十多次同各界青年以及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同志座谈,反复指出:“国际敌对势力妄图从我们党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打开缺口,实现他们所希望的和平演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务必要高瞻远瞩,采取有力措施,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以保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代代相传。”“我们现在面临一个紧迫任务,是要加强对青年的教育”,“要积极创造条件,把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实现这一战略任务进行不懈的努力。”
培养造就接班人问题,为什么在当前形势下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重要了呢?这是因为,西方敌对势力正加紧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曲折,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复杂。所有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好接班人的问题。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是尖锐复杂的。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图谋在一些国家得手以后,正加紧对我国进行颠覆和渗透。他们采用各种形式同我们打“没有硝烟的战争”,并且把和平演变的希望主要寄托在中国的年轻一代身上,正千方百计地同我们争夺年轻一代。中国未来的前途,取决于下一代和下几代。如果我们不把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培养教育好,不把接班人问题解决好,就谈不上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图谋,也谈不上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对此,我们在思想上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在我们国内,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青年一代的影响绝不可低估。一方面,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恶劣影响,并没有、也不可能因为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的平息而自然消失,那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时刻都在梦想东山再起,他们还在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无孔不入地拉拢和影响我们的青年;另一方面,在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西方敌对势力也会乘机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对我国进行渗透,用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来影响我国人民,特别是影响青年人。而我们的青年,由于缺少政治经验和鉴别能力,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确立,很容易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和腐蚀。如果我们不大力加强培养教育工作,有些青年人就可能成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俘虏,被敌对势力在中国搞和平演变所利用。
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这是我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我们还要走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后,我们还要在更高的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任重而道远。这就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坚持不懈地搞好现有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而且要坚持不懈地培养造就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忠于马克思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化建设本领的可靠接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始终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去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从我国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也十分紧迫。事物的新陈代谢,干部的新老交替,是一个自然规律,永远不会完结。有了好的接班人,我们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现在,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绝大多数已经或接近离休,建国初期参加工作的同志,也即将大批退休,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约占整个干部队伍的半数。10年、20年以后,他们将无可替代地成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因此,必须不失时机地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培养教育好这一代年轻人,为未来的事业造就跨世纪的接班人,让他们担当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二、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着眼于整个年轻一代
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首先要坚持不懈地搞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各级领导班子合理的年龄结构的需要,及时把那些年轻优秀的干部选拔上来。但是,从长远来说,仅仅局限于选拔几个领导干部,或者物色一批后备人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着眼于整个年轻一代,即着眼于千百万青年干部、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军人、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现在这一代青年,从总体上说,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探索创新精神,精力充沛,思想活跃。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各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这一代青年,是大有作为、大有希望的一代,是可以信赖的一代。但也应当看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他们中的多数人,涉世不深,实践经验少,不大熟悉中国国情和中国历史,不大熟悉我们民族和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上、政治上存在着一些弱点和不足。特别是在一段时间里,由于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致使一些青年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等影响,有的甚至醉心于什么自我价值、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完全陷入了个人的狭小圈子里。青年中存在这些问题并不奇怪,主要责任不在他们,而在于我们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发生了失误。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深深感到,对于青年人,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要求。事实证明,只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我们应当有这样的信心。
怎样加强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呢?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使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且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与处理现实问题;二是加强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帮助他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楚我们为什么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从而全面理解和正确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用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陶冶自己的思想情操,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四是加强爱社会主义祖国、爱中华民族的教育,引导他们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五是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一心一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六是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他们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延安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不怕任何困难和压力,为四化建设辛勤劳动、奋力拚搏、勇挑重担,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会一行,把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作为实现远大理想的起点。
培养教育好年轻一代,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确保意识形态部门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文艺、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应努力多出内容健康、格调高尚、适合青少年需要的各种读物及其它精神文化产品,坚决制止那些宣扬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腐朽没落的东西在青少年中传播。要充分发挥现代化传播工具在教育青少年方面的重大作用,把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灌输和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去。
培养教育好年轻一代,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各级党委要把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是培养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校教师应当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培养造就合格接班人的事业中去,用自己的良好学识和模范行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每个公民,每个党员,每个干部,都要以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地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责任,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好的榜样,形成好的家风,对子女严格要求,加强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责。
在培养造就接班人的工作中,我们的老同志有着特殊的作用。现在我国有一大批离退休的老同志。他们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有深厚的感情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广大群众和青少年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有较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是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我们的老同志,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模范行动,肩负起关心下一代的神圣使命。青年人也应当自觉、主动、诚恳地向老一代革命者学习,争取他们的帮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号召、组织和支持老同志做好培养教育青年的工作,为他们提供一些工作上的方便条件,使他们把培养和教育年轻一代的工作搞得更有成效。
综上所述,我们着眼于整个年轻一代,目的是为了培养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建设一支符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的干部队伍就有了保证,挑选一批精通马克思主义的领导骨干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就能牢牢地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我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就会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三、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加强理论培训,注重实践
  锻炼
历史经验证明,加强理论培训,注重实践锻炼,是干部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
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是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够牢牢把握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够放眼未来,立足当前,增强履行历史责任的自觉性,坚定正确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才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不说空话,多干实事,在建设和改革中奋发进取,建功立业;才能够顾全大局,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前进;才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把握局势,驾驭矛盾,识别各种错误倾向,经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各级团校、干部学校、军队院校、特别是各级党校,都要切实承担起对青年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的任务。通过培训,提高广大青年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党性锻炼,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理论政治基础。关于这个问题,中央发了不少文件,中央领导同志也讲过多次,我就不多讲了。这里,我想着重讲一讲关于实践锻炼的问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造就了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造就了一代大有作为的领导骨干。他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丰富的革命经验,高超的领导艺术,扎实的领导作风,都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学习、积累而形成的。社会主义事业新一代的接班人,也只能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考验,在实践中选拔;离开实践,培养造就不出植根于群众之中、不畏艰难、开拓前进的接班人。
亿万人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仅呼唤人才辈出,而且也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天地。一切有志青年,特别是青年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都应当积极自觉地投身于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改造世界观,增强群众观念,培养工农感情,坚定立场,磨练意志,增长才干。这是培养造就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大家知道,早在五六十年代,大批干部发扬“哪里需要哪安家”的精神,下基层、下工厂、下农村,奔赴边远地区艰苦创业,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很多人成长为国家的骨干之才。值得指出的是,现在,有些年轻干部,滋长了一种轻视实践、不愿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克服,要想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那是不可能的。
从我们前些年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的干部来看,大多数是经过多年实践锻炼的,工作是胜任的,但也确有少数同志不称职。除了有的是政治上思想上不合格的外,有一部分是没有经过基层领导岗位的实践锻炼或多种岗位的锻炼,一下子就担任较高层次的党政领导职务,工作很不适应。我们要吸取这一教训,今后必须注重干部的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培养考察和选拔干部。
近年来,我们党采取了不少在实践中培养干部的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在看来,以下几种方式应当坚持下去,并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是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基层锻炼。这种做法,早在六十年代就曾实行过。当时,在全国高等院校挑选了一批政治可靠、学业优秀的毕业生放到基层锻炼。尽管他们的锻炼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确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1980年至1985年,各地也选派了一批表现较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从实践看,这种做法,方向是对的,方法有待改进。今后要有计划、有组织地从大专院校挑选一批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放到基层去锻炼,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使他们在与工农结合、与实践结合的道路上逐步成长为合格的领导骨干和各类专门人才。
二是有计划地安排在职的青年干部下基层锻炼。近些年来,各级党政机关陆续调进了一批青年人。这对于改善机关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起了重要作用,成为机关中的一支新生力量。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家门到校门,从学校进机关,社会经历短,理论功底浅,实践经验少,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各级机关要从长远的战略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基层锻炼,在锻炼中学习提高,弥补不足。
三是有计划地对干部进行交流和轮换。干部交流,是培养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仅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而且需要有开阔的视野,有多方面的知识,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多种岗位、多方面的工作中进行全面锻炼。要帮助干部端正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把交流和轮换看作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是增长才干的最好机会。那种把从领导机关交流到地方或基层去工作,把从条件好的地方交流到条件差的地方去工作,看作是对自己的不信任,这种思想是不对的。
四是在工作岗位上严格要求,加强锻炼。要有意识地给青年干部压担子,经常检查指导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对青年干部要严格要求,加强管理,使他们不断增强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严格遵纪守法。对于青年干部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违法乱纪行为,要敢抓敢管,及时处理,切实克服在青年干部教育管理上存在的姑息迁就、软弱涣散现象。要教育和引导所有青年干部安守岗位,努力钻研本职业务,扎实工作,尽职尽责,不断进取,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实践中磨练自己,自觉克服眼高手低、见异思迁、作风飘浮、不讲奉献等不良倾向。青年党员要加强党内生活的锻炼,学会用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党性修养和学习工作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五是各地、各部门都要掌握一批三四十岁的优秀青年干部,安排他们到最艰苦和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更快地成长。自然条件好的地方,经济发达的地区,有利于干部认识新事物,接受新知识;但条件艰苦的地方,更能锻炼人的意志,提高克服困难的本领。因此,要教育和帮助中青年干部,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鼓励和组织他们到这些地方去帮助改变落后面貌,同时使自己得到磨练、考验和提高。
培养和选拔合格的接班人,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鉴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些新情况,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各级干部应当具备的五条要求:
第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懂得中国国情,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二,坚定地站稳无产阶级立场,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经得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不迷失方向;
第三,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有开创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有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而百折不挠地奋斗的勇气和能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知难而进,临危不惧;
第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到在酒绿灯红、纸醉金迷面前不为所动,拒腐蚀,永不沾;
第五,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胸襟开阔,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特别是能够团结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有领导和组织才能。
我们认为,这五条,既是现阶段选拔干部的条件,也是培养造就接班人的目标和要求。检验一个干部符合不符合这些条件,要从干部在长期实践中的各方面表现来衡量,始终坚持实践观点和群众路线,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不能凭某些人的印象,更不能凭个人的好恶和恩怨,而是要在全面地历史地考察的基础上,作出准确公正和切合实际的判断,真正把那些在实践中表现优秀的人作为接班人选或选进领导班子。
培养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千秋万代的根本大计,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当引起全党同志的高度重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用政治眼光和战略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着眼未来,立足当前,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提上日程,组织和动员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力量,齐心协力地、坚持不懈地把这件大事办好。那种把眼光仅仅放在目前选拔好几个干部,调整好几个班子,而把培养造就大批接班人问题看得无足轻重,甚至弃置不管的想法和做法,是短视的,有害的,如不加以改变,就会贻误大事,犯历史性的错误。
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重大问题,不仅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而且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予以回答和解决。希望全党和全社会都来进一步关心这个问题,希望有更多的同志来认真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们党在培养造就接班人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努力探索和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思想理论和方法途径,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理论和实践,把这个根本大计解决好,使社会主义事业经过一代接一代人的奋斗,不断胜利前进,直到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