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 ——“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2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

  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
 ——“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述评
本报记者
今天,本报刊出“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的最后一期,由本报教科文部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这次征文就此告一段落。
这次征文是人民日报举办的第一次大学生征文。两个多月来,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千五百多件应征稿。由于时间及版面的限制,本报只刊出了这些稿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不少写得很好的征文没有能刊登出来,这是很遗憾的。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们说得好:意义不在于能否刊登,而在于参与这次开创性工作。
参加征文的同学,分布面非常广,从专科生到博士研究生、留学海外的学子,从地方院校到军事院校,从北京到边远省份,都寄来了稿件。山东大学团委、山东工业大学团委组织了一大批征文稿;海军广州舰艇学院政治部的同志还指导学员写征文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刊为配合这次征文,在本校也举办了征文活动,选出稿件向本报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校刊的同志在校内为这次征文出了海报,广为宣传……这些情景,令参加选编的同志们感动不已,他们把一份份应征稿视同珍宝,细加披阅,认真挑选。
二千五百多件征文稿,如同镜子,映现了大学生们丰富多采的寒假生活。同学们用自己的笔,描述了一幅幅欣欣向荣的真实景象。当编辑看到《副乡长设宴》一稿时,曾怀疑文中反映的戏剧性事件是否真实,有无虚构,几经查询,才知道确是真人真事。同学们的笔也触及到一些社会上的消极现象和令人忧虑的问题,反映了同学们对待这些现象和问题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对前景的信心,像《大别山的烛光》等就反映了同学们的这种心境。很多来稿反映了同学们深入实际、与工农群众接触的感受,他们真切地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普通工人、农民、干部中找到了学习的老师。在这方面,《德阳行》一文就很说明问题。此文作者是北大研究生,文中谈自己的不足是由衷之言,非常真切。读者从同学们的应征稿件可以看出,广大同学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具有振兴中华的愿望与责任感。也证明一经接触实际、深入工农群众,就会对一些社会问题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看到自己的欠缺,找到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
这次征文又如同窗口,使社会了解了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他们对各种问题的看法。今天在校的大学生是我们国家跨世纪的一代人才,对他们的情况,社会各界都很关心。这次征文由大学生们自己写自己的经历、见闻,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提供了一个直接听他们说话的机会。记者曾遇到几位读者,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干部,他们都说:“我们对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是每期必看。”有的读者看了征文后说:“想不到大学生们还真写得不错!”
同学们怎么评说这次征文?编者还未广泛地征求、搜集同学们的意见,只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开过两次座谈会。参加座谈的同学一致意见是,欢迎举办这样的征文。他们说,他们自己写自己的文章能在报纸上登载,这是一种参与。有的同学说,征文活动推动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促使他们更加细心、全面、深入地观察、思考遇见的人和事,寻根求源,才能落在纸上,写成文章。这有助于他们理清思想、提高认识。如果不参与征文,有些事恐怕就不会去细心捉摸了。有的说,参与征文,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他们说,刊出的征文真实亲切。读它们,感到是一种思想与见解的交流。他们也指出了不少不足之处。首先是刊出的征文数量太少。其次,有很多同学们很关切的社会问题,同学们写了稿,但刊登得不多。他们希望报纸以后多反映大学生们的思想、生活。
征文结束后,举办者将聘请专家评选优秀征文,给以奖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