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滑稽戏的上乘之作——《快活的黄帽子》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0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滑稽戏的上乘之作
——《快活的黄帽子》观后
刘厚生
苏州市滑稽剧团成立40年来,他们创作一批剧目,如《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等早驰名全国。现在他们又北上京华,演出滑稽戏《快活的黄帽子》和《店堂里的笑声》。不久前,我在苏州有幸先睹了前一出戏,使我笑得很快活。这是滑稽戏的一出上乘之作。
北京的小学生都戴黄帽子,人称小黄帽。这出戏里戴黄帽子的却是一支搬家队。这是一群快活又苦恼的青年人。他们长年累月为人搬家,工作认真负责,但是自己的居住条件却实在令人沮丧。搬家队队长柏德心和妻子黄毛结婚6年还只住6个平方米;工人小罗斯没有房子,对象抛他而去;阿东阿西阿南阿北这些工人和他们的爱人情绪不定,都想散伙去收旧货、卖茶叶蛋、白兰花。忽然传说要来一个华侨,可能是黄毛的父亲,小罗斯陡发奇想找朋友冒充华侨弄房子,却被识破。假的刚拆穿,真的却来了。老华侨认了黄毛,把房子送给黄毛,黄毛又分给大家。正在高兴,却发现老华侨认错了人……
剧情是喜剧性的,奇峰迭起,一浪高一浪。但是想想这些青年人的生活遭遇,确实反映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矛盾,令人在笑的时候总有酸楚之感。这表明这出戏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剧作者陆伦章很善于创造喜剧情境。像假华侨被大家认为是真的,露了马脚之后,真的来了反而被当成假的。这样的喜剧情境引起的笑在这个戏里占有重要地位,较之单纯靠打打闹闹怪腔怪调逗人的笑自然要高出许多。
戏里主要写了三个青工:柏德心、黄毛和小罗斯,又写了三个老人:老局长蒋涛、老工程师西门、老华侨莫太山。除了小罗斯是有缺点的好人外,其余大都是正面人物。喜剧在这么多正面人物之间展开很不容易。比较起来,三个青年人中小罗斯是推动喜剧情节进展的主要力量。许多让观众大笑的场面都是因他的馊主意鬼点子而造成的。三个角色的演员在表演上都相当好,轻松而不轻浮,恰当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处境。特别是顾芗演黄毛,角色的喜剧性格并不突出,只是见人就叹苦经:结婚6年还只住6平方米。顾芗没有故作夸张追求廉价效果,她是顺着角色的理路用“柔”中有刚的方法,准确地刻画了角色的善良、苦恼,从而生发了喜剧的因素,表演的气质格调都是比较高的。三个老人的表演也都很能熟练地抓喜剧效果而不冲淡。
《快活的黄帽子》在一些感情需要的地方用进几首插曲,有流行歌曲,有苏南小调,有苏州弹词等等。同时导演又巧妙地安排戏中的搬家队工人担任幕间布景的“搬家”,动作带有舞蹈意味。这都是滑稽戏这个特殊剧种常见的手法。载歌载舞,可以带给观众更多的愉悦,使得喜剧色彩更为浓郁。
由此我也联想到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看过的几个滑稽戏都有一个如何用更高标准处理戏中的歌舞的问题。滑稽戏中的歌舞一般都是用现成的戏曲曲艺的曲调或者流行歌曲,观众熟悉,听来顺耳;但是对于演员的声乐修养普遍要求不高。舞蹈水平也差不多。而滑稽戏今后的提高发展,虽然首先的问题是剧本和导演,舞台艺术中演员的气质和表演能力也最要紧,但我以为歌舞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现在多数情况是唱得舞得都比较轻率、随便,如果唱得更好听一些,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的形式交叉运用更多一些,舞蹈的独舞或群舞跳得更好看一些,就是说,更讲究一些,严格一些,必然会使滑稽戏的整体水平踏上新的台阶。自然,有的戏侧重于对话的机锋,有的戏多用唱抒情,有的戏以舞取胜,要看剧团和剧目情况而定。但歌和舞的艺术作用仍是至关重要。我切盼滑稽戏的艺术家们要好好总结经验,更加重视歌舞因素的运用并提高演员在这方面的锻炼修养。使滑稽戏能够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歌舞喜剧方向发展。这是我这个滑稽戏老观众对各滑稽剧团的一点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