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沙漠化的克星——森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02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森林与生态环境专家笔谈

  沙漠化的克星——森林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高志义
采用地面植物覆被、营造防护林,以防止土地沙化,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是一个古老而有效的措施。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多处于大陆性气候控制之下,季风频繁,风力强劲,大气干旱,土质疏松,加之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和自然植被的破坏,每遇强风极易引起土地沙化、地力下降,不仅直接影响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沙尘危害往往波及千余公里,恶化区域性大气质量。全球各沙漠边缘的这类潜在沙漠化土地,约2000万平方公里。据联合国沙漠会议估计,每年有5至7万平方公里土地沦为沙漠化,我国的这类土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6%,每年沙化土地面积还在以1000平方公里速度扩展。土地沙化问题已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据测试,缺乏植物覆被的沙质土地,当风力达五六级时,0.05—0.25毫米粒级的沙粒开始沿地表跳跃移动,小于0.05毫米的粉粒多悬浮于大气中,随风飘移。据中科院沙漠所在宁夏盐池县实测,风季裸露地年表土风蚀量每亩达4226公斤,鄂尔多斯旱作轮荒地一年风蚀表土层5至7厘米,草原开垦后,轮荒地风蚀损失土壤粘粒25—50%,下风处覆沙厚度也随之增加。沙化土地的沙土运移、风蚀过程,不仅严重地降低土地的可利用性及其生产潜力,而且造成区域性大气质量的恶化。
在这类土地上,如实行林、农、牧、水利等综合技术开发治理措施,特别是封沙育草,轮封轮牧,营造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等防护林体系,发挥植物群体降低地表风速、改善土地水分物理性质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制止风起沙扬。国内外大量科研成果表明,在防护林庇护下,可使树高的10至15倍范围之内地表风速降低50%以上,一般可以低于地表起沙的临界值。防护林防护范围内,由于风速的降低,引起一系列小气候因素的改善,如综合反映各气候要素特点的蒸发力可降低25—30%,这意味着能够增加土壤水分保蓄量,提高栽培植物需要的土壤水分有效利用率,从而创造作物增产的条件。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营造起来之后,就使很多不适于耕作的土地或难以利用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用了10年时间,观测研究了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沙地上大范围人工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大范围绿化工程对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短波辐射多吸收10—20%,7月前后可降低大气蒸发力30—40%,绿化区边缘风速降低28%,绿化区中部风速降低37%,林网内沙尘输移率减少8%,远方降尘在上风区减少48%,大气浑浊度降低35%,该区经10年绿化开发,经济效益(1949年为准)由每年每亩0.29元上升到90.62元,显示了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多年困扰北京人的早春风沙弥漫景象,由于大力植树绿化,已经得到显著的改善。据近期报道,50年代北京气象台记录,年平均风沙日60.5天,其中每年春季的风沙日就在30天以上;现在城区、郊区林木覆盖率分别达28%和28.4%,1989年与1981年比较,市区大气每立方米悬浮颗粒物含量下降了18%,每平方公里月降尘量下降43%,同期风沙日数减少39%。北京城郊大气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事实证明,有规划地、成规模地增加下垫面植物覆被,营造优化的防护林体系,是一项其它措施不可能取代的防风固沙重要工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