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为了孩子,为了未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03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汇报

  为了孩子,为了未来!
本报记者 李仲春

党和政府一向重视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尽管国家财力有限,各级政府用于中小学教育的投资还是逐年增加。但是,从1989年各省、市、自治区教委督导检查的结果看,各地中小学教育经费仍然普遍短缺。如云南省中小学生的业务费人均只有0.86元,公务费人均4.5元,设备购置费1.32元,均未达到原教育部1984年规定的定额指标,个别县根本不安排农村学校的办公费。江西省有些小学连教师的备课用纸和每日必用的粉笔,都不得不限量供应。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本应不断增加教育投资,而在有些地方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如江苏省中小学校设备购置费,中学由1985年的1414.5万元下降到1988年的1100万元,小学则减少126.6万元。黑龙江省近几年中小学在校生平均公用经费,虽逐年增加,但仍入不敷出。据1989年省教委督导检查时测算,1988年全省中小学教学公用经费实际需要是:中学生人均60.3元、小学生人均24.44元,而实际执行数则为人均34.55元和13.06元,分别占实际需要的57.2%和53.4%。国家教委财务司有关同志向记者介绍:1990年因经费拮据,全国尚有3000多万平方米的中小学危旧校舍得不到修缮。

中小学教育经费普遍短缺的原因何在?
1、教职工经费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公用经费相对减少。1989年,辽宁省教委督导检查发现,1988年人员经费已由1986年的70.1%上升到74%,公用经费则由29.9%下降到26%。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买不起教学用具,交不起水电费,烧不上冬煤,有些学生只得在冰冷的教室里上课。
2、新增加的一些政策性开支也挤占了公用经费。1980年以来,国家只给政策而未给钱的开支项目,如各种物价补贴、科技津贴、班主任津贴等达29项之多,湖南岳阳市有此类项目14个,这些项目基本上没有正常的经费来源。
3、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混乱,使用不当,少数地方还出现挪用教育费附加的现象,使本来有限的经费更加紧张。安徽某县有一个乡,从1986年至1989年省教委督导检查时,拖欠、挪用教育附加费达14万元;该县有一个村征收的1万多元教育附加费竟被村干部吃喝掉了,致使该村小学18间的破旧校舍无钱维修,成为危房。
4、物价上涨指数大大超过了教育经费增长的幅度,中小学教育经费名增实降。据黑龙江省教委测算:全省30种中小学常用物品价格1988年比1985年上涨1.83倍,6种维修校舍材料上涨2.1倍,而同期教育经费只增长54.2%。

为解决中小学教育经费短缺,中央和地方政府研究、制定了多渠道筹措的政策和措施,现在的关键是落实。
山西省在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办法中规定:“城镇新建居民区,必须从基建投资中提取5%交城建部门,用于配建扩建中小学校舍,否则,城建部门不予批准。”安徽宿州市在1988年10月由市人大通过了《多渠道筹措教育基金办法》,成立了人民教育基金会,并明文规定:市里每年将地方机动财力的20%、乡财政提成不低于50%、城市建设维护税不低于10%,纳入教育基金,凡购置国家控制商品,均交纳总值的10%的教育费附加等。1989年筹资100多万元。
加强管理,提高现有经费使用效益,减少浪费,也是当务之急。1989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审计局对全省各市、县1986—1988年教育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违纪金额占被审计资金的1.5%。安徽省也进一步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管理与审计,1987年3月,省政府颁布了《省普通教育财务管理办法》,接着省财政厅、省教委制定了《关于加强普通教育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各行署、市、县也相应制定了具体办法,建立起了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
勤工俭学,是解决中小学教育经费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但现在有的学校为了解决经费,出租教室,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的学校不择手段地招收“议价学生”、“钢材学生”、“水泥学生”,一门心思“创收”,教学质量上却“偷工减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搞好中小学教育是关系到民族素质、祖国前途的大事。为了孩子,为了未来,一定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把中小学的教育经费管理好,使用好,落实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