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艰难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0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

  艰难之际
王常顺
赵玉林多次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1984年,他出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已年近半百,而全村的家底只有80元钱。就在人们困惑和不解中,他毅然走马上任。
夜已经很深,村委会的窗口还亮着灯光。赵玉林正召集党支部的全部成员开会。议题很明确:“如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他黝黑的皮肤,浓重的眉毛,络腮胡子,处处显现出冀中人的阳刚之气。他的发言像洪钟震得屋子嗡嗡响:“咱党员从入党那一天起,就不能打算从党票上捞啥油水。只想当官,不想干事行吗?在任几年,江山依旧,不脸红的官咱不当,老百姓戳脊梁骨的官咱不当,作为党员干部,就是群众的‘公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咱不能忘,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念不能丢。咱们这个班子要胸怀富民志,迎着困难上,从振兴集体经济入手,非把缠着咱手脚的穷瘟神送走不可!”
这一席话,铮铮有声,振聋发聩,像一记重锤敲在人们的心坎上。“干!”一班人终于猛醒,思想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新天地。
俗话说:头三脚难踢。赵玉林按计划首先想把垮台的村办橡胶厂重新扶植起来。可是,困难像山一样,向这个冀中汉子压下来。头一宗事,就是缺资金。贷款吧,必须自有资金一半,否则不贷给。这下可使他犯了难,上了火,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星星闪烁在天幕上,眨动着疲倦的眼睛,晚风不断送来聒噪的响声。他翻身从床上坐起来,吸了几口解愁的烟,忽然眼睛一亮:借不来钱,咱不会先发动干部带头集资么!
翌日,赵玉林赶早集把自家的大车卖了800元钱,回来就把钱交给厂里。在他带动下,党支部成员和村干部们纷纷解囊相助,凑足了2000多元。资金足了,橡胶厂准备招兵买马开工。可是村里大喇叭广播了3天招工启事,竟没有一个来报名。群众穷怕了,担心厂子办不好,陷进去,挣不了工钱再赔了本。
为了解除群众疑虑,把致富的第一把火先烧起来,党支部决定动员自己家属子女带头来厂上班。当天晚上,赵玉林召集在外跑运输的大儿子赵志勇、做木工的二儿子赵志慧、在乡办塑料厂当工人的女儿赵凤琴开了个家庭会。老赵把自己让他们回村到橡胶厂上班的想法一提,就像在油锅里撒了把盐,孩子们七嘴八舌炸锅似的说开了:“爸,你不算算帐,这样一来咱全家少收入多少哩!”赵玉林耐心解释说:“俺是党员,又是村党支书,咱家不带这个头,让谁先带这个头。算帐也不能只算自己家的小九九啊,率先让群众致富是俺的心愿和责任啊!”孩子们听了父亲一席话,都觉得他老人家话在理儿,第二天都到村办厂上班了。这样,不到两天有30多人纷纷报名上班。没几天,这倒闭的橡胶厂烟囱冒烟了,机器隆隆响开了,中鲁岗驱瘟神求致富的第一炮打响了,跻身于商品世界的第一脚踢出去了。
工厂滚雪球似地发展起来了。村办食品厂、鞋厂先后应运而生。他用发展商品经济这块磁铁,把一颗颗散乱的心收拢,吸引到了一起。
这一年,中鲁岗村创造了100万元产值,获纯利20万元,一举甩掉了贫穷的帽子。
是的,他在这知天命之年,找到了“公仆”的人生最大值。“做一个好党员,俺要履行‘公仆’的职责。”这是他常挂在嘴边警省自勉的话。1987年,当春风吹遍冀中大地的时候,中鲁岗村的防水卷材产品打入了京津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秋天,中鲁岗的蓄电池外壳产品,第一次飘洋过海打入了国际市场,这真是破天荒的事啊!这一年,全村总收入达到850万元,人均收入1200元,人均创产值突破了万元大关。
中鲁岗村在致富的熊熊火焰中送走穷神,迎来了财神。村里的新砖瓦房一幢幢盖起来了,式样新颖的教学楼神奇般耸立起来了,庄稼人如今也跳起了中老年迪斯科。这一切神奇的变化是难以预料的,更难以使人想象,但毕竟这已是事实。赵玉林,这中鲁岗村的带头人,他点燃起致富的第一把火,在这块黄土地上,已经熊熊燃烧起来了。
时间在延续,他前面的路还很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