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一曲振军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04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一曲振军威
黄明松 肖福恒
不曾闻硝烟,他却功勋赫赫;没挂头衔,却能“调动”千军万马;手下无兵卒,却曾有过“将军”之称,这就是我们的著名作曲家铁源。
时年58岁的铁源,已是文艺4级,享领正军职干部工资。
提起他的名字,喜欢吟唱的人耳边仿佛响起《十五的月亮》(与徐锡宜合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悦耳的歌声,这种熟悉的曲调,人们早在五六十年代就从《歌唱雷锋》、《一生交给党安排》等流行名曲中留下了记忆。近年来,更是同《望星空》、《我的小太阳》等现代曲谱结下深深友谊。
铁源非常笃信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信条。他每年至少有3至5个月到兵营、工厂、农村体验生活。东北边疆、西北戈壁、云南老山、海南椰林,都不止一次留下过他的足迹。那年,他在北京碰上了词作家石祥。“又有什么新作?老兄。”老朋友见面,总是开门见山。石祥掏出小本子给他朗读,当听到“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时,年过半百的铁源高兴得几乎跳起来,马上伸出小指,顽童般跟石祥拉钩:“这首歌我定下了,谁也不许变。”
不久,石祥寄来了反复推敲过的歌词,铁源细细品味,反复琢磨,时而伏案疾书,时而踱步吟唱。谱成后,又到边防、海岛向战士们教唱,听取意见,几多修改,几易其谱,回来经董文华一唱,果然风靡全国,使军威大振。
1985年,铁源又谱就《望星空》,带着董文华来到老山前线征求意见,在官兵中产生强烈共鸣。半个多月里,他从一个猫耳洞到另一个猫耳洞,同战士们混得滚瓜烂熟。生活给了铁源丰富的灵感,也给了他坚定的信念。他的所有歌曲,都很讲究对词的选择。没有鲜明、健康的思想内容,他从来不谱。他说,舆论有个导向问题,音乐、艺术同样有导向问题。我们这些吃党的饭长大、穿军装成长的人,不用手中的武器去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人民军队和工农群众,良心说不过去。从60年代《雷锋永不忘本》、70年代的《我为祖国站岗》,到80年代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和今天的《中国之恋》,无一不是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佳品。
他还经常以敏锐的目光注视各种社会倾向。有些倾向往往成为指导他对一个时期创作的思考。一次,他在辽宁《共产党员》杂志社翻看通讯员稿件,一首矿工撰写的诗词使他激动不已。词中写道:
“我相信那把镰刀,会割断贫穷荒凉……”
“我相信那把铁锤,会砸碎困苦忧伤……”
太美了,词中没出现一个党的字样,然而却把人们对党的感情、信仰和爱戴,全表达出来了。拿到歌词,铁源几夜睡不好觉,他谱了唱,唱了改。由苏红灌制的录音带一播,立时引起反响。几位老同志听了演唱,特别称赞“这首歌写得好”。时下,铁源正在为建党70周年创作作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