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一位比利时老人眼中的西方青年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07
第7版(国际)
专栏:各国青年

  一位比利时老人眼中的西方青年问题
本报记者 姚立
自从来到布鲁塞尔后,我便和房东皮加万先生作起了邻居。老人虽已年过花甲,但身体健壮,且很健谈。青年问题是老人常和我谈起的话题。
在老人看来,如今的青年是幸运的,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里,不像他们的父辈,经历了生活的磨难。然而,恰恰也正因如此,现代青年较少懂得生活的含义。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容易的。这使得他们缺乏理想,安于享乐,只要自由,不讲纪律。他们既不懂得尊重自己,更不懂得尊重别人。用老人的话就是,“青年正一步步地走向堕落”。
但老人对青年又是宽容大度的。他认为,尽管青年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少,但责任并不在他们身上,而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老人说:“青年好比小幼苗,需要扶持,否则,就会长歪,甚至夭折”。而现代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恰恰没有尽到教育青年的责任。
谈起家庭,老人十分感慨。在一个消费欲望越来越高的社会里,父母都成了“赚钱的机器”。为了满足家庭和孩子的物质需要,整天马不停蹄地旋转着。一天紧张的工作结束后,回到家中已是疲惫不堪,很少再有心思过问孩子的教育。到了周末和假期,全家又被卷入旅游的漩涡中,加入消费大军的队伍。因此,父母和孩子间缺乏起码的对话与交流。
老人认为,钱对一个家庭固然重要,但这不是一切。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一味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其结果是永远也满足不了。老人主张,家长宁肯少赚点钱,也要抽出时间过问孩子的教育,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这对后代极为重要。然而遗憾的是,目前的消费社会正无法挽回地越陷越深。老人将此称为“世纪之病”。
至于学校的教育,老人更是摇头。学校只顾招收学生。因为学生越多,获得的补贴也相应增加。为最大限度地维持学生人数,学校对学生采取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姑息态度。只要你来上学,其它的都无所谓。
在老人看来,无论家庭或学校,都应维持一定的权威,该批评的批评,该拒绝的拒绝。否则,对青年一味地放任,只能导致他们畸形地成长。老人举例道,就拿现在的性自由来说吧。一个青年从十几岁开始即乱搞两性关系,两人在一起厌倦了,就再寻找新的伙伴。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青年很难再懂得爱情的含义。现代青年中的结婚率越来越低,而离婚率却不断提高,这同他们对待爱情的草率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老人常说,或许我们老了,对青年的看法过于悲观。但现实的确如此。再过二三十年,我们这些老人不在了,现在的青年人作了父母,那社会又是什么样子呢? (本报布鲁塞尔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