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北京国际友谊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08
第2版(经济)
专栏:全民植树 绿我中华

  北京国际友谊林
陈关
在举世闻名的明十三陵附近,有一片翠绿的松柏林,轻风吹来令人赏心悦目,这就是北京国际友谊林。
这里原是一片光秃秃的河滩地,到处都是石头和荒滩。1984年初,知名人士袁晓园提出,在北京建立国际友谊林,供国际友人和外交人员植树造林。这个建议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陈希同市长亲自选中了这块地方。昌平县立即组织劳力运土挑水,平整土地,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一片65亩的植树园终于平整出来了。这年清明节,友谊林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北京市绿化委员会组织在京外交人员、国际友人、留学生和国外专家1000多人,在这里进行了开园典礼,一棵棵油松、桧柏,一株株杨柳、国槐,唤醒了这块沉睡的土地,倾注了国际友人的一片深情。1984年,日本3000名青年访华,在这里种下了200多株国槐、油松。1986年,日本二十世纪访华团栽下21株华山松,代表着21世纪,象征着中日友好世代相传。美国朋友哈默夫妇在会见邓小平同志之后,专程来到友谊林,亲手栽下了两株象征中美友好的云杉。
友谊林负责同志高兴地告诉我们,至今已有101个国家的8000多人次在这里参加了植树活动,友谊林已从过去的65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亩,5万多株观赏树木成活率达100%,初步形成了一个别致典雅的森林公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