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千叶之战启示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07
第4版(要闻)
专栏:

  千叶之战启示录
本报记者 汪大昭
扣人心弦的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雄浑的《乒乓赞歌》声中降下帷幕。
记者跟随中国乒乓球队在这里度过十几个日夜,目睹了健儿们为了那只牵动千万人心的橙黄色小球而作的种种付出,心境中兴奋与不安并存。
危机短期不会解除
男子团体、单打和双打3个项目,奖杯被瑞典队一家夺尽。欧洲队伍在男子团体赛中已有五家排位高于亚洲各队,与上届只有瑞典队能击败中国队的情况相比,我们需要推倒的不是一根桩,而是一堵墙。
论个人项目,中国9名男队员在单打中被欧洲人淘汰6个。陈志斌输给波兰老将格鲁巴,王涛负于法国的加蒂安,都是在无可一争的下风中连丢三局。上届单打被格鲁巴轻取的林志刚这次重逢对手,还是0∶3,连每局的比分都完全相同。如果说32岁的格鲁巴雄风不减,那么谁又能说出20岁的林志刚进步何在呢?
实力上的差距不免要影响士气和信心,而大赛名次的升降还直接关系到今后作战的客观条件。不论下届世乒赛采用何种赛制,中国队都将处境艰难:团体赛只能以上届第七的身份出线,分组中的位置不会再被优先考虑;参加单项比赛名额上的优惠也将随着优秀选手的减少而削减。
男队主教练郗恩庭认为,严峻的形势不是短期或拿一次冠军所能缓和的。
靠技术不靠握拍方式
中国乒乓球界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有重速度、轻旋转的倾向,似乎非要快得让对手“转”不起来,才算发扬了传统的技术风格。千叶之战让人们看到速度越快的球,往往正是旋转越强的。欧洲人就是把球打得又快又转,才占了上风。像法国的加蒂安、德国的罗斯科普夫、比利时的塞弗、苏联的马祖诺夫等欧洲强将,不管来球上旋还是下旋,都能在球的上升期拉出弧度很低的弧圈球。
直板与横拍哪个更优越,争论也有好多年了。20多年前,欧洲人怀疑横板能否与直板匹敌,有人改横为直,苏联甚至规定全国锦标赛各队都得有直板选手上场。
近年来,中国乒坛偏爱横板者越来越多,本届世乒赛团体赛靠三把“大刀”打天下。然而,这种争议是否具有左右乒乓球运动发展前景的意义,千叶的大赛并未提供充分佐证。
直握拍的中国和朝鲜联队选手赢得了女子比赛冠军,也登上了男子比赛的奖台。球拍本身和握法的选择,都不是取胜的先决条件,精熟的技术是球拍上的文章代替不了的。世界乒坛的强者都是技术全面,且特长突出,中国队应当朝这个方向努力。
胜人者力 自胜者强
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若干矛盾,还必须看清出路。
自从日本人弄出个弧圈球来,至今仍是绝大多数世界冠军离不了的“武器”。中国选手应当学习和掌握世界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打法,又需保持和发展自己传统打法的技术风格。跟在别人后面跑打不成翻身仗,更不可能长盛不衰。要么别人擅长的我们也会打,而且打得更好;要么用更有力的打法战而胜之。
只想抑制对手发挥特长,最终不但抑制不住,还会失去自己的特长。
郗恩庭在团体赛失利后,深感不能靠斗短球控制对手,必须敢于在同欧洲人惯打的长球对拉中突破。
男子单打半决赛后,郗恩庭又指出,马文革吃瓦尔德内尔的发球,是总怕接发球质量不高被动挨打。中国运动员必须坚持抢攻在先,但也得有后发制人、变被动为主动的本领,在这项技术上,欧洲人显然可以为师。
中国仍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夺冠最多的队伍之一,中国仍是世界乒乓球强国,但中国又是世界劲旅中进步缓慢的队伍,是正值低谷中的队伍。百花齐放易,推陈出新难。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拿出勇气,面对现实,承认差距,迎头奋进,中国乒乓球队面前同样是催人耕耘的春光。(本报千叶5月7日电)
(附图片)
世乒赛男单冠军瑞典名将佩尔森。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