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升腾的焰火——党支部书记郝达扬日记摘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0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

  升腾的焰火
——党支部书记郝达扬日记摘抄
赵安华 闵长鹏 周公祝
引子
12年前,江苏省建湖县花炮厂曾濒临倒闭。今天,这个厂已进入全国知名的花炮生产厂家之列,成为建湖县工业生产的台柱子;年产值几千万元,产品销往美国、日本等7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创汇近200万元。水乡建湖也因此获称“花炮之乡”的美誉。
我们翻开了厂长、党支部书记郝达扬的日记,花炮厂死而复生的历史脉络,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1978年11月26日
我虽然向上级争取到了花炮厂复兴的最后机会,回到厂里,职工们却纷纷向我递交“跳槽”报告。也难怪职工,一个没有吸引力的集体,怎谈得上聚拢人心。这是我这个当支部书记的耻辱啊!
要想拯救这个厂,必须赢得人心。拢人心必须抓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党支部“一班人”和全体党员。20多名党员是厂里的灵魂,厂子的命运紧攥在我们这些人的手里。我们党员首先要对厂子充满信心。今天晚上支部扩大会开得十分热烈,部分党员心里还存有芥蒂,思想还扭不过弯来,有多少工作还要我积极地去做……
1978年12月6日
党支部“一班人”进行了调整,建立健全了制度。几天的党员学习、整顿,党员们纷纷作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们的心总算聚在一起了。今天的支部大会,近百条建议和计划产生了。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受到了不少启发。
一个党支部书记抓党务工作很重要,但党支部培养技术人才对一个厂子的兴衰更是大事。今天,我因势利导,凭借党员们的积极性,把有才气、业务精、原来在生产一线的徐汉超等8名党员聚在一起,成立了花炮厂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技术攻关小组。党支部还决定派党员分头到花炮名乡湖南浏阳、广东东莞、江西万载和有关科研单位参观学习、取经,掌握第一手材料和先进技术。
1982年10月10日
今天,对我们花炮厂来说,是一个不平凡、值得庆贺的日子。攻关小组研制的近百种新产品,有4种获省、市“新产品奖”和“百花奖”,受到了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肯定。
那些原来要“跳槽”的工人也纷纷来找我,口口声声说“对不起”,我倒觉得应该感谢我们这些党员。是他们夜以继日,千百次试验,病了不停休,家有急事不请假;是他们风尘仆仆,走南闯北捕捉信息……
1991年2月8日
今天,已是腊月二十四了。可我们厂的日子不好过,产品把仓库都积满了。我要共产党员站出来解决这燃眉之急,一个人带一个供销队伍,马上出发。
1991年2月14日
不知其它组的销售情况如何?今天已是大年三十了。我们这个流动仓库(一只装满花炮的大船)马不停蹄到南京、扬州、南通……每人骑着自行车背一箱花炮送给农村供销社。吃的是从家里带出来的馒头和大饼,晚上几个人挤在船头上睡觉,任凭风吹雨打,没有一个叫苦的。
1991年3月2日
20个销售队伍,经过近一个月的忙碌,使仓库里积压的花炮销售一空。今天,各路兵马都回归了。成绩喜人。外商看中了“大桥牌”、“百花盛开”等近百种新产品,并订下了近100万美元的合同,同时还在国内市场签订了300多万元的销售业务。
实践证明:只要能充分地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群众,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因为党员代表的不只是自己,而是党的形象,集体的力量。这股力量坚不可摧。
后记
郝达扬让人们折服了。他先后7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
他的事迹两次受到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的表彰。正是因为有了郝达扬和花炮厂这样的党员,水乡建湖才升起了不熄的焰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