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 李瑞环指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义不容辞历史责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0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
李瑞环指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义不容辞历史责任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邹爱国)由薄一波、李政道任名誉会长,周谷城任会长,萧克任执行会长的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今天在北京宣告成立。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是由热心于炎黄文化的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等人士组成的全国性民间文化团体。它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做贡献。
李瑞环、薄一波、萧克、雷洁琼、程思远和首都各界人士300多人出席了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成立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首先对许多老同志、老前辈和专家、学者参与这项有益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动表示敬意。他说,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极其丰厚、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今世界上,凡是炎黄子孙,不管什么地方,只要他良知未泯,都不能不为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更好地使人类这一文化宝藏发扬光大,为建设四化、振兴中华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⑴⑷)
李瑞环说,不管什么人,要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做一些有益于人民、有益于民族、有益于历史进步的重大事情,就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早在几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就号召我们在学习马列主义、了解中国现状的同时,要学习、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文化。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利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光辉典范。李瑞环说,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有利于加深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相互理解,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我们要尽最大力量,扎扎实实地、一件一件地把这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做好。
李瑞环说,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绝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也不意味着“食古不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吸收外来文化的气魄应该更大一点。不管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不管是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凡属人类创造的积极的文明成果,我们都要善于分析、鉴别、选择和吸收,以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
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在讲话中说,近年来,有些人由于羡慕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以致于盲目崇拜西方的一切,用西方的价值观来品评一切,言必称希腊罗马。有些年轻人已不大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有句古语“思往事以知来者”。不了解自身的过去,就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也难以探索未来。我们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主张自尊、自信、自强,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自尊、自信、自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辉煌灿烂。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可以从吸取历史文化的营养中得到丰富,走向成熟,成就事业。当然,经验有正反两方面的,文化遗产也有精华与糟粕,只有通过科学的、深入的研究,才能去粗取精,古为今用。
薄一波说,我们要积极地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但是我们只能站在自己历史的基点上前进。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出路是彻底抛弃传统,以西方社会为模式,这是不现实的。即便你对西方文明羡慕得要命,即便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确有不少糟粕,我们也不可能抹煞自己的历史,去借用别人的历史。中国要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就需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传统的变革与更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纵观一个半世纪以来,我国爱国的仁人志士,学习西方的民主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者,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但都失败了,这样才使我们选择了走社会主义之路。这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一定要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好。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在书面发言中说,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的事,是全国11亿人的事,也是包括远在海外所有炎黄子孙共同的事。研究会作为一个社会团体,愿意与所有单位和团体,包括台湾、香港、澳门以及远在海外的同胞,为祖国的统一与建设,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共同合作。
中顾委常委萧克在会上作了题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讲话。
大会还通过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章程和会长、执行会长、副会长、理事名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