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寻访垃圾的踪迹(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0
第7版(国际)
专栏:

  寻访垃圾的踪迹(下)
本报记者 江建国
德国的废物再生从70年代中期开始渐渐铺开。废纸造新纸,废玻璃造新瓶。这都不新鲜。令人惊异的是,一些企业用废物为原料制造出了崭新的产品。
莱茵兰—法尔茨州的“泰特拉—帕克”公司专门生产牛奶、果汁用的纸包装盒,在全世界有34家工厂,年产包装盒520亿个。为了防水和保持营养成分,纸盒内外各有一层聚乙烯膜,内里还有一层铝箔。这家公司利用这几种物质混合的特点,研究成功一种工艺,将废纸盒粉碎,压制成板材。这套装置正式投产时,记者应邀参观。废纸盒首先被切割粉碎成纸屑,然后把纸屑上下都敷以钢板,再夹一层聚四氟乙烯薄膜,经高温、压制和冷压后,纸屑成为定型板材。这种板材的防水防火性能好。据介绍,这种板材用途甚广。该公司用它制作成桌椅、橱柜、手提箱等。
克虏伯公司的一家工厂去年投产,专门加工建筑工地的碎砖烂瓦,把它们变成沙子、小石子以再次使用。维斯巴登的梅瓦公司专门对工业部门的油污抹布和工作服进行再加工。每年加工3亿块抹布、200吨工作服,回收的油脂达6000吨,可供高温焚烧炉用。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是塑料的再生问题,但奔驰、大众、巴伐利亚几大汽车公司都已展开试验,回收汽车的塑料零部件,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要使旧汽车的各零部件都能再生。
德国目前在生产新产品中利用废物的比例是:新闻纸50—60%,玻璃瓶50%,铝制品35%,铜40%。在市场上人们可以看到一些用废纸制作的产品,如卫生纸、笔记本、便笺条等等。这些产品外面印着一个特殊的标志:蓝色橄榄枝环绕一个张开双臂的小人儿,这就是人人熟悉的“蓝天使”环保产品标志,上面还印着这样的文字:“这是百分之百用废纸制作的,请您用用看!”迄今为止,德国有14种纸张,5种卫生纸,35种墙纸和36种建筑用材料被授予“蓝天使”标志。
再生的前提是回收。回收时分类越细,再生利用前景就越好。有些城镇的回收箱分得很细,把硕大的集装箱分成褐色玻璃、绿色玻璃、无色玻璃、废药品、废电池等几个部分。对废纸、旧衣物、废家具等等则采取上门回收方式,每月的某一天,居民把它堆在门口就行了,市政当局来车拉走。为了更有效地回收,近年来德国建立了另一条回收渠道,即对玻璃、金属、塑料和纸制包装由工业界通过零售商直接回收。据估计,到明年初可有1500万居民参加这个回收系统,到1993—1994年扩大到全体居民。
经过20年的努力,德国整治垃圾已见成效。生活垃圾的堆放场从1300多个减少到现在的300多个,从1980年以来垃圾总量不断下降。居民的家庭垃圾也在下降。事实已经证明,一度流行的认为生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就必然带来原料消耗增多、垃圾增多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本报波恩电)
(附图片)
一辆现代化汽车需使用20种塑料零部件,重约100公斤。为保护环境,德国汽车工业界积极研究对旧汽车上塑料零部件的再生利用。图为巴伐利亚汽车公司的工人在拆卸旧汽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