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发展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在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1
第4版(要闻)
专栏:

  发展开拓高新技术产业
——在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薄一波
同志们:
你们好!今天是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3周年纪念日。我首先向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你们开发区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起步,在国家基本没有投资的情况下,依靠广大科技人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依靠中央给北京市的18条优惠政策,建成了今天这样一个规模,应该说这是大家付出了辛勤劳动才获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再次向在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做出优异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近两年,在全国市场一般疲软的大环境里,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品疲中有俏,再次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明中央关于兴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决策是正确的。
80年代以来,高科技产业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必将越来越大。90年代将是各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最激烈竞争的年代,其结果将对各国的综合国力和在下一个世纪的发展速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今后的10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同样是非常关键的10年。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已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果不全力以赴,奋起直追,差距还将扩大。是努力冲上去呢?还是坐观人家前进,我们甘居落后呢?我想我们大家都会对后者做出否定的回答。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几件大事。这就是说,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联合攻关,造出了“两弹一星”,并在人造地球卫星的回收、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超导材料的理论研究等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今天我们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星”那样,统一规划,团结协作,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把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搞上去,力争做到在90年代差距不再扩大;并尽可能地争取在某些领域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此带动国民经济向前发展,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为21世纪我国经济起飞奠定一个比较好的基础。现在,我向同志们提四点希望:
一是要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的步伐。邓小平同志最近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为我国的高科技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高科技如果不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不实现产业化,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不是拧成一股绳,而是两码事,那高科技就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就发挥不了作用。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高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道路。
二是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新技术开发区的各项政策。国务院给了北京市开发区18条优惠政策,这是对你们的极大支持,希望把这些政策全面落实好。北京市是全国科技实力最雄厚的地区,应该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起带头作用。为此,要相应地集中力量,像抓亚运会那样尽快地把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抓上去,为北京市和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发展高科技产业。要充分发挥开发区在科技产品、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来参加开发和建设。但是要注意加强管理指导,避免盲目引进,给国家造成损失。要紧紧盯住国际高科技的前沿,认真解决我们和他们的“接轨”问题。要创造条件尽快向高起点高效益的外向型产业转轨。
四是要采取措施,把我国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人才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高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建国以来,我们培养了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遗憾的是,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很多科技人员的才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须知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10年来,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我们一直没有落实好。这个问题再不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希望各级领导关心科技人员,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使他们能一心一意地投身于发展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伟大事业之中。
同志们,办好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迫切需要,是历史赋予你们的光荣使命,任重而道远,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坚持不懈,把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做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为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多做贡献。        (新华社5月11日电,标题为本报编者所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