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瑶乡法官袁福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法官风貌

  瑶乡法官袁福相
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同胞亲切地称板岭法庭庭长袁福相是“三心法官”,夸他办案细心、耐心,为民排忧愿操苦心。
板岭,是当地的瑶话译音,汉语意思是“一大片的石头山坡”。板岭法庭管辖的3个乡,全是县里最偏僻落后的地方,不通公路,出门全靠两条腿。袁福相,这位朴实憨厚、已届不惑之年的瑶族法官,就常年奔波在大山里,为山民们排忧解难。
一天中午,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妪拄着拐杖找到法庭。老人名叫邓素花,未曾生育,早年收养一男孩。如今,已成家的养子撇下老人不管,致使老人生活无依无靠。
职业的敏感使袁福相意识到:若不尽快解决此事,老人可能会寻短见。于是,他安置好老人后,马上与书记员前去调查。袁福相对那位养子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说得他低下了头,主动到乡里请回养母。袁福相知道,在法律意识相对淡薄的瑶乡,光细心还不成,对瑶民的教育必须有耐心。去年,三只羊乡?防村28岁的瑶家妇女袁耐菊来到法庭,说结婚6年常遭丈夫毒打,多次被赶出家门,希望法庭解除痛苦婚姻。袁福相调查后,发现袁耐菊的丈夫很疼爱妻子。原来,袁耐菊要离婚,是娘家人迷信思想作怪,他们认为这对夫妻“生辰八字”不对,导致连生两胎都夭折了。
袁福相不畏山高路远,步行到女方家,教育他们不要信迷信,要相信科学,更不要人为地拆散一个家庭。谁知,老袁前脚刚走,袁耐菊父亲随后就把女儿带到外县亲戚家。袁福相没有泄气,又到村中了解情况。调查到这桩离婚案是袁耐菊父亲“导演”的,“生辰八字”不对只是个借口,袁父已收下外地人的定亲费。袁福相当即严厉地批评了袁父,指出其违法行为,令其退定亲费并找回女儿。接着,他又上门调解,使这对夫妻重归于好。为了办好这桩离婚案,袁福相多次进山调查,穿越30多个山?,跑坏了两双鞋子。4年多来,他办结的300多件案子,无一不凝结着他的心血。
这位瑶族法官一心为民的精神,得到了上级和瑶民的肯定与赞誉。1986年以来,袁福相先后被县、地、自治区评为“法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并荣立二等功一次,最近又被推荐为全国法院基层法庭先进工作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