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唐代为何多诗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1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唐代为何多诗人?
从历史上看,唐王朝由高祖(李渊)建国,持续了290年,经历了兴盛、衰落、承平、动荡阶段,促进了诗坛的繁荣。唐王朝社会矛盾的加深,阶级斗争的激化,使诗人们文思泉涌。玄宗的穷兵黩武,诸相的骄奢淫逸,安禄山之乱带来的深灾大难,都是诗人们所身经目睹的。活生生的现实,充实了诗人们的创作内容。
从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来看,也是大批诗人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唐帝国为了巩固其统治,制定和执行了通过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这种决定仕子前途的考试,因之而派生的行卷之风,促使读书人竞相习练做诗,刻苦钻研成风,于是一批批风格各异的诗人高手脱颖而出。
其次,从军戍边,边塞诗人增多。像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前后两次出塞,在今新疆、陕西、甘肃一带生活达6年之久。边塞生活的实际感受,使之获得大量文学素材,写成许多优秀的边塞诗。
另外,在长期南北分裂后建立起来的唐帝国,对各种思想、各族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因此,唐人的思想比较活跃,言行较少拘束。这就为诗的创作和流行提供了方便,形成了唐诗的群众性基础。大家爱写诗,爱读诗。这对于唐诗的发达,诗人的成长,是不可能不产生积极作用的。
                (3月6日《成都晚报》刘春元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