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李仲君攻克世界一重大技术难题 膜层金属渗入金属器件基体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2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重大科技成果巡礼

  李仲君攻克世界一重大技术难题
膜层金属渗入金属器件基体成功
本报讯 记者何黄彪报道:能不能将膜层金属渗入金属器件基体,使之大大强化,这是当今世界一个重大技术难题。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工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仲君首创的“桶形阴极渗镀金属新工艺”,终于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项重要科技成果获得1990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
使金属表面渗入其它有用的合金元素,达到理想的效果,难度很大。自美国专家于1963年首次提出离子镀技术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离子镀膜,仅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膜层,而不能将膜层金属渗到金属基体内部。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在表面处理技术上比较先进的国家,特别强调金属表面强化技术,但到目前,也没能把膜层金属渗入金属零件表层内部。在当今世界,由于金属零件表面不能有效地进行强化,致使各种钢材的使用存在巨大浪费。据国外统计,每年由于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年各国生产总值的4%。在我国每年腐蚀损失也达200多亿元。
为了寻求新的渗金属方法,李仲君从1983年开始了艰苦的探索。他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偶然发现了一种新的放电现象——二次电流破裂。由于桶形阴极具有这种二次电流的放电特点,导致桶形阴极内产生高温、高能量的特离子区,使渗料原子得到充分的离子化,在电场作用下快速渗入到工件中。同时,由于渗料和工件同时放在桶形阴极内,不需要另外的加热源,就做到了放什么渗料可以渗镀什么渗料,而且渗速高,渗层深。这种新的方法完全克服了常规的双层辉光法的缺点,既可以将钨、钼、铬、钛、镍、钴、钽、铜、金、银等金属单独渗入普通钢等材料中,又可进行多元金属共渗;如钨、钼二元金属共渗,钨、钼、铬三元金属共渗,以及把上述金属加上镍、钛的四元、五元及多元金属共渗;渗入深度可达300—900微米,渗层成为合金化结构。同时还能在渗层之上形成镀层,渗层与镀层的厚度均可控制。这样,金属零件表面就获得了耐高温氧化、耐烧蚀、耐磨擦等特殊物理化学特性,从而大大强化了金属表面,延长了它们的使用寿命。
这项新技术经过几年来用户的应用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仅硫酸生产厂家的不锈钢液硫喷头和铸钢弯头上渗镀钨,就可使工件寿命提高14倍以上。航空航天部某型号飞机发动机壳体上所用的高温螺栓,由于它所处工作温度为800—1000℃,在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刷和腐蚀下,常常与壳体粘结在一起,无法拆卸,后来采用桶形阴极渗镀金属工艺技术把钨、铬金属渗入螺栓表面,就没有再出现粘接现象。
“桶形阴极渗镀金属工艺”的发明者李仲君,在崎岖的科研道路上,默默耕耘了数千个工作日,牺牲了数百个节假日。他克服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有病的重重困难,做了成千次的试验,在领导、专家、同志们的支持下,终于解决了将膜层金属渗入金属基体内部的重大科技难题。现在,当有人夸奖他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我只有在科研上多出一点成绩,才对得起党和人民的辛勤培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