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带头人的品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

  带头人的品格
丰国东 殷双全
在全国十大贫困地区之一的湖北省黄冈地区,竹林湖村率先富了——1989年村级经济总收入2094.1万元,是1978年的82.6倍。村民人均分配收入900元,是1978年的7倍。
面对这些成就,人们说,村党支部书记郑美云是个了不起的带头人!是的,脱贫难,致富也难。郑美云靠的是什么法宝?
1982年初,郑美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在他的倡导下,党支部决定兴建一座20门轮窑砖瓦厂。可钱从哪里来?
郑美云心想,作为党支部的带头人,要想建功立业,就得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就得有集中群体力量的品格。他召集全村党员、村民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动员大家出点子、想办法、拿主意。有了好主意,他第一个从口袋里把积攒几年的400元钱放在桌子上:“我交400元。”支部副书记马明全把盖房子用的400元也拿了出来。不到两天,9万元现金和物资,飞向会计室,搬到了砖瓦厂。
当全村人尚未完全脱贫的时候,郑美云的家境也比较贫困。但在他心里,集体这个大家的分量比自己的小家不知要重多少倍。他明白,心系大家,心系集体,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品格。那是早稻收割季节的一天晚上,龙卷风把他从睡梦中惊起。老伴以为他担心自家的稻谷受损失,忙起来帮他找蓑衣、斗笠。谁知,他打开门后,冒着暴风雨直朝砖瓦厂方向跑去。天亮时,老伴见他完全成了一个“泥人”。可他还乐呵呵地向老伴“汇报”:这回又算是从老天爷那里夺回了几万元损失。原来,他带领党员、干部为了抢救集体的砖坯,在风雨中奋战了一个通宵。
支书带好头,支委们跟着走。这些年来,村民们家家有菜卖,仅这一项收入,一年到头就能赚千儿八百元。可是,支委们不仅没有菜卖,反而靠买菜过日子。用村民的话说,他们成天为大家的事忙碌着,哪儿有心思顾及自己的小家啊。可不是,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的收入不断增加,而郑美云和支部“一班人”的工资却一直没增加一分。村民们多次在代表会上提出要增加村干部的工资。郑美云环顾2000多张充满喜悦的笑脸,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只要我们主人——村民们富裕了,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通过实践,郑美云总结出一个道理,只有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才能使党支部在村民中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他针对少数人因改革取得了成绩而产生的“满足感”、“小富即安”的思想,在党员中及时开展“忆昨天,看今天,谋划明天,为振兴竹林湖村献计献策”的教育活动。他说,共产党员要有不断进取的品格,要增强“村富我荣,村衰我耻”的责任感,坚定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商品生产大潮中立足于不败之地的信心。为了全面提高党员、干部和村民政治和业务素质,村里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坚持一月一次党日活动。1988年又办起了电大、中专函授班,办起了一个拥有4000多册政治理论和科技书籍的图书室。
郑美云的功绩,竹林湖村的人们是不会忘记的。1988年,他作为贫困地区的人民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所领导的村被中共湖北省委授予全省农村“十面红旗”之一,村党支部被中组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