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农民后盾——广西发展农村保险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8
第4版(要闻)
专栏:

  农民后盾
——广西发展农村保险纪事
本报记者 蒋耀强 刘建林
“保险是农民的铁后盾,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广西钦州地区行署副专员杨才寿的这番话,道出了全区农民对保险公司的感激之情。
1990年4月13日晚,农民朱叙恒办的寨圩炮竹厂发生爆炸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却使数十万元财产化为乌有。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付赔款30万元、贷款10万元,使这家工厂迅速恢复生产。事故未能止住这个厂产值、税利增长的势头,该厂年终产值首次超1000万元,税利和创汇额大幅度增长。
寨圩炮竹厂的农民建议进城向保险公司道谢:多亏了保险公司的40万元“救命款”。
有着与寨圩炮竹厂农民一样感受的人确实太多了。
玉林市沙塘、高峰等7个乡近万户农民普遍惊诧:1990年秋,连续40多天高温无雨,17万亩水稻田干旱、龟裂,面临无收的危险。一向执行事后赔偿的保险公司,主动送来5万元让农民购买柴油和抗旱设备,使旱灾损失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万余亩歉收的水稻,也在保险公司的赔付下,间接地“实现”亩产612公斤。有的乡民兴奋地说:“有保险公司为我们撑腰壮胆,发展商品经济没有后顾之忧了!”
广西是传统的农业省区之一,农业经济在全区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健全农村保险服务体系,为农民生活的安定提供保障,一直是广西保险公司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1986年全区农村保险业务只有企财、家财、拖拉机等15个险种,1990年发展到57个险种。仅1989至1990两年即开办了32个新险种。5年来,平均综合赔付率为49.9%,其中被视为效益差的农业保险平均赔付率为52.4%,保险公司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撑了腰壮了胆。
保险公司保险险种不断扩大,使受惠者从生产领域扩大到流通等领域。
蔗糖是广西的重要经济支柱,也是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大项目。广西有关部门在主产区的23个县市开办甘蔗种植、甘蔗火灾、甘蔗含糖份保险,使农民的利益有了保障。
去年,广西粮食总产增产7.5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多种经营也得到较大发展。这里面,少不了保险一份功劳。据统计,保险公司承担广西农村经济责任风险金额32亿元,赔付农户损失2920多万元。广西大灾之年“不见灾”!
充当农民利益“保护神”的保险公司,目前发现自己“势单力薄”后,又联合民政厅、林业厅、农业厅等7个部门和单位,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保险部门已拨出600万元专款。“聚万家之财,救数家之难”真正成为现实。农民的后盾,越来越强硬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