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着眼千秋大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8
第4版(要闻)
专栏:来自世界屋脊的报告

  着眼千秋大业
本报记者 卢小飞
1990年7月23日上午,一位和蔼、亲切的长者出现在拉萨街头,有人突然喊道:“江泽民总书记!”人们一下子围拢过来,抢着和总书记握手。
7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西藏县以上党政干部大会上宣布:中央决定,凡是有利于改善西藏人民生活的政策一律不变。消息很快传遍了西藏。《北京的金山上》又成为流行曲。
几位现退居二线的“老西藏”,将党中央在这40年中对西藏的大政方针概括为3个字:“和”、“稳”、“放”。“和”,即以和平解放为目标,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为签定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以及为这一协议的贯彻实施而努力;“稳”,即根据西藏的特殊情况,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慎重稳进和稳步发展的方针;“放”,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西藏实行了一系列特殊政策,使西藏各项事业上了新台阶。40年走过的路清楚地表明,中央对西藏的大政方针保持了连续性,为西藏的明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人开拓的路上,总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铺路石。
40年前,在进军的行列中,有一支英姿勃发的康藏女子工作队,她们的任务是从事后勤运输,保障昌都战役的供给。运输工具是她们从未见过的高原之舟——牦牛。队长田涛年纪最大——22岁,最小的是徐翠文——刚满13岁。她们和男同志一样负重行军,爬雪山,踏冰河,风餐露宿,生活高原化,习俗民族化,胜利完成了任务。当然,许多人因此影响了健康。
在另一个方向,兰州女子中学的十几名女学生,跟着教务主任梁枫从大西北踏上了进藏的路程。如今退休在西安市的贾湘芸回忆起这段经历,说:“我们那时抱定的一个目标就是‘为西藏人民谋幸福’。”她的丈夫、当年一道进藏的战友、原西藏文联副主席张耀民,为西藏的文化事业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们的一双儿女,一个娶了藏族姑娘,一个嫁给藏族小伙,这个家已经和藏民族融为一体了。
自治区交通厅总工程师林道勋是福建人,1961年从南京工学院工程桥梁专业毕业后报名进藏。30年来,他参与设计的桥梁遍及西藏,横跨雅鲁藏布江的岗嘎大桥即是其中的一座。前不久,受到江泽民总书记接见的上海籍模范教师叶静,是他的夫人。夫妻俩把自己的智慧、才华乃至青春都献给了脚下的这片土地。
记者曾路过拉萨、山南、昌都、察隅、林芝、阿里等地的烈士陵园,那些有字的和无字的石碑告诉人们:为了这片土地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无数英烈英勇捐躯。
着眼千秋大业、追求光明的人们中有许多质朴的藏族爱国上层人士、翻身农奴。
自治区民族宗教委员会的阿佳娜西,是康藏高原巴塘人。1950年,进藏部队路过她的家乡,乡亲们争相传告:“15年前秋毫无犯的红军又回来了!”当地的年轻人纷纷报名参军。娜西见哥哥参了军,便和姐姐跑去报名,最后连11岁的小弟弟、后来成为作家的降边嘉措也死缠硬磨地参了军。老阿妈望着4个儿女远去的身影,流着高兴的泪说:“孩子们为西藏的未来创大业去了。”
中年藏族作家班觉是西藏大贵族朗顿世家的长子。他对记者说,40年前,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便从解放军老首长的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吸引力,这使他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在调查封建农奴制时,记者曾先后采访过西藏农牧民的先进代表次仁拉姆和布德。曾经是全国人大代表、西藏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次仁拉姆,何以能凭着一身硬骨头和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在民主改革初期带领11户朗生组成的穷棒子互助组创出业绩?放羊娃出身的布德何以能在严刑拷打、甚至挖掉双眼的残酷折磨下不吐一字?“因为我们痛恨封建农奴制度,坚信共产党正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担任巴青县人大副主任的布德说:“我希望你写上我为什么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我的经历教我这样做,我的这种选择也是广大农牧民的选择。”
西藏的高原又有多少次仁拉姆、布德?今天,当你走遍这片高原的时候,会深深感受到“社会主义信念”已在藏族人民心中牢牢扎下了根。在他们面前,极少数人关于“西藏独立”的叫嚣显得多么荒谬可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