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五月的温馨——第一个法定“全国助残日”在北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五月的温馨
——第一个法定“全国助残日”在北京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5月19日,北京再一次沸腾了。
一个本来平常的日子,如今被赋予特殊而庄严的意义:5天前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5月的第3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全国5000多万残疾人及其2亿多亲属满怀喜悦和激动,和全国人民一起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这一天,全国城乡广泛开展了丰富多采、注重实效的“社会为残疾人、残疾人为社会”的双向服务活动。首都北京更是表现了极大的热情。
这一天,北京阳光灿烂,一片节日气氛。一直关心残疾人的首都各界人士和数十万群众,从四面八方涌向劳动人民文化宫及其它18个区县的助残活动中心。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军人、专家、学者;有九旬老人,还有天真活泼的孩子。残疾人和健全人共同渡过了这难忘、温馨的一天。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与残疾人心连心
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残疾人保障法时,杨海波委员倡议,在京的人大常委会委员积极参加“全国助残日”活动。委员们热烈响应。他们都记住了这个日子。今天,孙起孟副委员长和30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来到了劳动人民文化宫,与首都群众一起参加活动。他们中有92岁高龄的张友渔委员。孙敬文委员生了病,每天要打两次针。今天上午他放弃了打针治疗,执意来参加助残日活动。邹瑜委员的夫人重病住院,近十几天来,一般活动他都不能参加。今天他也来了。厉以宁委员下午1点将去外地出差,上午特意赶来参加活动,随即从劳动人民文化宫直奔机场。张忱委员牺牲了与难得见面的一些老战友相聚的机会,也来参加了活动。
记者见到莫文祥委员与一位残疾女青年和她的母亲亲切交谈。这位女青年不愿长期在家吃补助,希望能有就业机会,自食其力为社会作贡献。莫文祥委员支持她的想法。他安慰女青年说,你不必为此而苦恼,残疾人保障法已经实施了,今后残疾人就业的机会将愈来愈多。
这么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来参加今天的活动,与残疾人见面,听取残疾人的呼声,在场的残疾人十分感动。他们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与残疾人真是心连心啊!
解放军和残疾人心连心
总政治部副主任李继耐一边和参加“助残日”的同志握手,一边兴奋地说:“这里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与人之间就是要互相帮助。”他说,人民解放军对敌人狠对人民爱。部队开展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就充分体现了对人民的热爱。
他告诉记者,今天,解放军海军、空军、北京军区、北京卫戍区等几千名官兵参加了“助残日”活动。近几年来,首都建立了军民共建两个文明点1200多个,其中也包含了照顾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这些活动也促进了部队自身建设。
助残也有老人的份
“通县镇宣传队”的横幅老早就打了出来。这是一个由300多名老人自愿组成的宣传队,最大的84岁,最小的60岁。老人们着粉红上衣,青蓝灯笼裤,金花黑地的小围裙,艳脂浓妆得到人们的阵阵喝彩。八旬老妪唐淑清对记者说,我这么尽力就是为了残疾娃娃们。说罢,又拿起折扇走进了小车队。为了赶上助残活动,她5点就起床了。小车队、秧歌队的表演越来越火爆,宣传队员崔文秀护理瘫痪的儿子已经15年了。当残联同志把保障法送到她手中时,她激动的热泪盈眶,说:“国家没忘了残疾人。我孩子是残疾人,今天的助残活动当然有我一份儿。”
定做畸型鞋
劳动人民文化宫西殿西北角是一位个体户摆的助残摊位。横标上写着“免费定做畸型鞋”,这里格外受到残疾人的欢迎。店主名叫杨家良,看到报纸、电视报道助残日的消息,就千方百计争取参加了当天的活动。做这种鞋,经济效益不高,又费工,但能方便残疾人。杨家良已做300多双畸型鞋。助残日半天,就有10多名残疾人在这里量了尺寸,开了定单。
他俩是外地来的民工
龙潭湖公园门口,车水马龙,只见两个农民打扮的小伙子穿梭于马路两边,将一个个盲人和腿脚不便的残疾人搀扶过马路。记者见他们并没有佩戴工作证,便上前询问。原来,这是两位来自湖北农村的木匠。其中一个姓程的告诉记者:“我们本来是来这儿找活干的,可是看到这里这么多人在搞助残活动,挺受感动的。真不愧是首都呀!”另一位插话说:“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也常得到北京人的帮助,今天我们能够参加首都的助残活动,为残疾人做点事,打心眼里痛快。”
事情发生在中国残联门口
中国商业设施联合公司女干部杨贵森听到全国第一个法定助残日的消息后,心里很不平静。一下班,她马上到商店买了2.5公斤白糖、1公斤牛奶,又带上了50元钱,一并送到了中国残联基金部。当基金部的同志对她表示感谢时,她连连说,我只是为残疾人尽点儿微薄的心意。
“多谢了!多谢了!”
在首都第一个法定全国助残日活动的主会场——劳动人民文化宫,当千里迢迢赶来参加助残日活动的邢奎章,将一张捐赠书亲手递送给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时,邓朴方握着他的手连声说:“多谢了!多谢了!”
邢奎章是河南郑州市保温瓶厂厂长。他们厂研制生产的虹吸自控磁疗保健瓶,不需提瓶倒水,也不需用气压水,只将茶杯轻轻往红色按钮上一靠,经过强磁场的磁化水便自动流出,茶杯移开,水又自动停止,便于残疾人使用。他同工人商量后,决定拿来100只到首都助残了。
今天,邓朴方当众试用保健瓶后,非常高兴,当即展开宣纸,饱蘸浓墨,当场题词:“生产残疾人用品,造福残疾人。”
辛勤耕耘在特教战线
在大兴县黄村头,记者从县教育局宣传站的展台上看到了黄村第五小学弱智班同学们的书法作业和手工制品。工整秀丽的硬笔书法,精美的布贴画、剪纸画,漂亮的毛衣、围巾,吸引了过往的行人。记者了解到,这个学校办弱智班已有7年历史了。弱智班的老师们辛勤耕耘,使这些孩子逐渐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有的还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个学校的张淑玲和王树琴老师介绍说,几年来,全校教师始终以一片爱心关怀和教育弱智孩子。她们放弃了各种优越的条件,一心一意扑在特教事业上。
深山里的助残热
房山区长操乡地处深山,只有4个自然村。为迎接全国助残日,乡政府早动手、早安排,成立了助残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助残服务网络,组成了宣传组、体检组、助残助耕组。10天来,乡、村有线广播每天都举办专题节目,宣传残疾人的典型事迹;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乡卫生院还抽调医生免费为残疾人入户义诊。基干民兵成立了助耕队,为残疾人打扫院落、耕种责任田。当天,乡领导组成4个慰问团到4个村的残疾人家走访慰问。
马若飞教授义诊
海淀区神经伤残儿医院的老教授马若飞今年65岁了,当天也顶着骄阳来义诊。记者看到马教授为一脑瘫儿童在脖颈、肩膀等部位按摩数分钟后,让患儿喊爸爸、妈妈,患儿清晰地喊出来了。记者趁兴让患儿喊阿姨,过了片刻患儿也喊出来了。就在接受马教授治疗前这个脑瘫患儿还呼唤不清单音的“爸爸妈妈”,现在能喊出复音阿姨,父母怎能不高兴呢,他们让儿子与马教授合了个影,高高兴兴地走了。
愿给盲人一片光明
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北京同仁医院眼球库咨询台前人群络绎不绝。上午10时刚过,已有11人填写了志愿捐献眼球登记表。正在填写登记表的北京市西城煤炭公司青年职工张增河告诉记者:“我是个健全人,我爱人是个聋人,我们结婚一年多了,这一年来,我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艰难。他们应该得到社会的爱。”记者问他:“你的妻子知道你要捐献眼球的事儿吗?”他笑了,说:“还没来得及跟她说。但是,我了解她,她比我更理解残疾人的疾苦。”在捐献眼球的登记表上,记者还看到北京市华翔福利厂3名残疾职工的名字。残疾人刘福年的妻子崔樱玲是个健全人,看到报上关于志愿捐献眼球的消息,一直不知到哪里联系,想不到这次在助残日上碰到了,她毫不迟疑地拿起笔在登记表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为残疾考生服务
北京高教自学考试办公室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正殿前的院里设立了咨询服务台。他们介绍说,残疾人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努力自学成才,靠的是坚强的毅力,我们非常钦佩他们,也应该努力为他们服务。在进行考试时,我们为行动不便的考生设立了家庭考场,派教师到考生家里进行考试。对盲人考生,教师反复朗读试题,用录音机录下他们的答案。近年来,北京已有50多名残疾考生通过自学高考,获得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我们为他们骄傲。今后,我们要设法为残疾考生提供更多的服务。
“我们也能上北大吗?”
四五个聋哑青年结伴来到北大招生咨询台前,他们飞快地打着手势,目光中露出企盼的神色。负责解答的同志递上纸笔,双方的交流沟通了。原来,这几个聋哑青年是聋哑学校应届高中毕业生,成绩都在前茅,但对高校能否录取不大清楚。其中一个聋哑学生在纸上写下一串数学符号,说明他已自学了部分大学数学课程。招生咨询站的同志向他跷起了大拇指表示赞赏,但又用文字告诉他,遗憾的是,北大目前还不具备招收聋哑学生的教学条件,建议这些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聋哑学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同样可获得同等学历。聋哑学生互相又飞快地打开了手势,他们在说:“一样的,一样的。我们同样可以上大学!”
法律咨询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局的工作人员,曾为制定残疾人保障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今天,他们又来到劳动人民文化宫,为宣讲残疾人保障法,解答有关问题。
在北京市司法局设立的咨询站前,一位盲人青年正向北京市第四律师事务所的宋捷律师叙说自己的苦恼。这位青年名叫李振生,在工厂干着和健全工人相同的工作,奖金却远远比不上健全人。宋捷律师将残疾人保障法第34条读给他听:“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听了宋律师的话,李振生挺直了腰杆。他说:“我们是平等的。”临走时,他又问宋律师:“今后我再遇到麻烦可以找您吗?”宋律师热情地说:“当然可以。”
用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
在延庆县城街头,记者看到一位正在为患者推拿、按摩的盲人,他叫姚志,是延庆华怡日化厂的工人。10年前,姚志从北京盲人学校毕业,专门从事按摩。几年来,他为患者解除病痛1000多例。10天前,他听到残疾人保障法即将实施、全国第一个法定助残日即将到来的消息,就跑到县民政局,要求上街为群众义务推拿、按摩。从10日到19日,他每天拿出半天的时间上街服务,共治愈患者50多人。助残日这天,他早上8点钟就来到街头接待患者。一位建筑队的民工在施工中被电线杆砸伤,肩部淤血,到医院几次治疗都不见效,找到姚志,经过推拿,疼痛明显减轻。民工十分感谢,坚持要付钱给他。姚志笑着说:“能用所学的知识和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是我们残疾人最大的欣慰!”
残疾人便民服务队
宣武区政协委员、个体经营者冯立平,正埋头修理一台收录机。他告诉记者,北京有一支全部由残疾人组成的便民服务队。从1988年建队至今,为社会提供服务262次,家用电器、钟表、自行车、鞋的修理和服装剪裁等等,他们都行,只收低廉费用。在去年“六一”、“八一”、“教师节”等节日,他们义务服务,不收一分一文。参加服务队的都是各有特长的残疾人个体户。他说:“我们不图名利,只希望通过行动,得到社会进一步的理解。”他说:“我的本领是社会主义给的,我用它回报社会,感到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说罢,他又专心致志对付那块集成线路板。
邢双喜捐款助教育
石景山区古城东街。残疾人刻字个体户邢双喜早早地来到这里,摆开桌子为人们义务刻字。他今年35岁,从小因病右腿残疾,1979年开始个体刻字。1988年以来,他每年为新西安小学捐款200元,支持教育事业。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诚恳地说:“我恨愚昧,我爱知识。要是人人都有知识,社会发展了,残疾人的状况会更好。”邢双喜是区残联委员、区个体协会理事,去年曾被评为市级先进个人。他有个美满的小家庭,爱人在区福利公司工作,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今天,儿子也和他一起来参加助残日活动。记者问他想不想多要孩子,他连连摇头:“不能,不能,残疾人也得遵守计划生育政策。”
郭秀芹全家上阵
53岁的个体户郭秀芹从小患有腿疾,1981年从事个体裁剪工作,她曾自己出钱买布料为区敬老院的18位孤寡老人每人做了一身衣服,又用自己的机器办了三期残疾人裁剪培训班。今天,她带着女儿、儿子、儿媳和远在乡下也是残疾人的妹妹,一大早就到了房山区街头。仅一个小时,他们就为群众义务裁剪了12件衣服。
远道而来的盲人
上午7点半,一位盲人男青年拄着手杖,风尘仆仆地来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前。他叫陈国越,是石景山区人造金刚石厂的工人。陈国越家住北京西部山区,他今天凌晨4点就从家起身,走了十几里山路后,凭盲人证免费乘车来到这里。陈国越对记者说:“我一大早赶来是为了庆祝我们残疾人自己的节日,同时也想问问我的婚事。”前不久,《盲人月刊》为他登了征婚启事,他要找《盲人月刊》编辑,问问有什么回音。陈国越今年26岁,是农民的儿子。他虽然家庭生活贫寒,但好强上进,自学拉二胡、吹口琴。去年他的口琴独奏参加了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出。
“盲诗人”感怀
在朝阳区,东大桥街心公园的助残活动点,我们看到北京第八制药厂供销科推销员(盲人)张骥良,正在低头忙着写广播稿。他的视力只有0.01,看书写字是非常困难的。他虽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已发表过300多篇诗歌和散文,当地人们都称他“盲诗人”。记者问他参加助残日活动有何感想时,他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的关怀。”他当场挥笔作诗:“扶残助残树新风,人道主义放光明,学法守法多奉献,志为四化立新功。”
两位幸福的哑姑娘
朱京红和魏黎明,是两位漂亮的聋哑姑娘。她们今天穿着色彩鲜艳的衣裙,倚着文化宫里的汉白玉栏杆,望着大殿前涌动的人群幸福地笑着。
记者与她们在纸上作了一番有趣的笔谈。
问:你们俩在哪里工作?
答:北京内燃机总厂。
问:工厂对你们好吗?
答:非常照顾。
问:参加今天助残日活动有什么感想?
答:很高兴。我们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临别时,记者在纸上写道:“你们都很漂亮,祝你们幸福。”两位姑娘同时笑了。她们在纸上写道:“多谢!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得到了真挚的爱
大兴县围绕助残日开展了一系列助残活动。在县政府举行的轮椅捐赠颁发仪式上,为抢救学生致残的“全国自强模范”——大庄小学女教师潘月兰得到了一辆崭新的轮椅。
潘月兰老师满怀深情地说:“今天,我所得到的不仅是一辆轮椅车,更重要的是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真挚的爱。”
让生活充满阳光
北京聋人集邮联谊会的十几名成员,身披彩带,手持纪念封,向人们展示着他们的集邮成果。他们聚在一起,互相打着哑语,看着,笑着,亲热地握手问候,似乎在说明他们都是生活的强者。
一位聋哑姑娘把记者带到北京市聋人协会主席刘煜量跟前,用手势告诉记者,他是她们的头儿。刘煜量拿出笔,飞快地在记者的本子上写下了几行字——
“残疾人保障法的实施,我们聋哑人很高兴。这个法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关怀。对残疾人来说,我们要更加自尊、自强、自立、自爱,把残疾人团结起来,努力建设两个文明。”
北京聋人集邮联谊会现有160名成员。他们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让残疾人的生活同样充满阳光。最近,他们还准备搞一次大型的集邮展览,以吸引更多的残疾人参加这项有益的活动。
他们争着要来“助残”
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一座亭子里,著名气功师、达摩三经的传人常维祯大夫,正在不停手地为残疾人义务按摩治病。常大夫50年代曾拜五台山高僧为师,后来创造出气功诊断和点穴疗法的独特医术,1988年美国太平洋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日前,常大夫将举办全国第一个法定助残日的消息告诉他的徒弟们,十几个徒弟都争着报名,有关部门只给了4张票,于是只好推举4个人前来劳动人民文化宫。常大夫深情地说:“我们非常同情残疾人的遭遇,从内心里愿意帮助他们。助残日只有一天,但为残疾人服务却是没有期限的。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把尊重残疾人、关心残疾人的风气推向全国,推向社会。”
(附图片)
5月19日是第一个法定的“全国助残日”,首都各界在这一天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右)日本著名油画家菊池盛昌先生与组织工作者交谈。(左上)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孩子们在表演舞蹈。(左下)残疾人在交流感情。他们的脸上都显示出自尊、自信、自强的情绪。
陆红霞 李俊东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