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科技史上跨世纪的飞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来自世界屋脊的报告

  科技史上跨世纪的飞跃
本报记者 邹大毅
(一)
1951年春,内地科技人员组成的中央西藏工作队农牧组,来到拉萨城西8公里处的河滩上安营扎寨。当年7月1日,他们在这片沟壑纵横、荆棘丛生、砾石遍布的荒地上建起“七一农业科技试验场”——西藏第一个现代科技专业研究机构。
这是现代科技进入“神地”(藏语中“拉萨”一词意为“神地”、“圣地”)的先遣部队。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先后向西藏派出了科学工作队和医疗卫生队,并从内地抽调了大批农业、畜牧、气象、水利等专业科技人员进藏,帮助西藏人民发展科技事业,建立西藏的现代科技基础。
“七一农业科技试验场”在选择场址时,因为好山好土不是被三大领主所占据,就是被划为“神山神地”而不可得,最后以4万银元的高价买下了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牧羊荒地。他们含辛茹苦,在那块荒地上开垦出了130亩土地,引种了蔬菜、水果、林木等近900个品种,成功地种植和培育出了“神地”自古未有过的许多作物品种,使这块昔日荒地成为西藏农业科技的发源地和农业腾飞的“圣地”。
民主改革前,西藏几乎所有的土地、生产资料乃至农业劳动力都归三大领主所有,农奴没有丝毫自主权。农业科技的推广不得不过三大领主这一关。试验场把达官贵人们请进来参观。那红橙橙的番茄、滚圆的大西瓜、高产的冬小麦……直看得他们“啧啧”称奇。试验场还将第一批成熟的西瓜送到了被尊为“神”的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神坛前,请他们品尝科技的成果。
从1950年到1958年,除“七一农业科技试验场”外,相继出现了日喀则农业试验场、拉萨血清厂(自治区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和一批家畜门诊部,同时逐步开展了气象、水文、生物、地质、地貌、医疗卫生等综合性科学考察和收集基本数据资料等基础性科技工作。
(二)
科学技术的奇迹和威力,有力地冲击着宗教神学对人们认识自然的影响。
60年代,西藏曾发生严重的鼠害。农牧民依旧例诵经祈祷,乞神消灾,仍无济于事。农业科学研究所(前身即“七一农试场”)给受灾地区送去了灭鼠药物。在科学和“不杀生”的戒律之间,农牧民产生了极大困惑,有的干脆将农药埋掉了事。农科所的同志就亲自动手撒药。鼠患消除后,农牧民终于相信科学才是“真菩萨”,“农药比神还灵”!
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到藏北牧区防治羊群流行病,牧民们开始不同意给羊群注射疫苗,他们担忧:给羊打了针,神会惩罚,肉也不好吃了,奶也不好喝了。当他们亲眼见到注射过疫苗的羊群避免了疫病、活蹦乱跳时,相信了科学。
西藏有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藏族同胞把太阳奉为神明。所以当初推广太阳灶时,他们感到惊恐和惶惑:怎么能劳累太阳神来做饭呢?优惠到50元一台的太阳灶,竟无人敢要;免费送到藏族同胞家中的太阳灶,被当作不祥之物。于是,首批太阳灶首先在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中推广。江孜县的干部还给农牧民算了一笔帐:购买一台太阳灶,一年里节约下来的牛粪的收入,就把本抵回来了,还增加了农田的有机肥投入。很快,太阳灶风靡全县。仅卡堆乡700多户人家,就购置了500多台。
宗教迷信,产生于对自然的不理解与屈从;科学技术则产生于对自然的理解与征服。藏族农牧民一旦亲眼看到了科学技术是如何利用和改造了自然,便从信仰与科学之间的困惑中走了出来,对科学技术求之若渴了。70年代初,西藏尚无使用化肥的记录,到了1990年,全区化肥使用量已达到4.2万吨,平均每亩地用量为12.5公斤。一位科技干部评价说:“改变藏族同胞的传统观念,是西藏科技事业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三)
作为西藏百业之首的农牧业,最早尝到科技的甜头,现在也是科技保障最完善、普及最广泛的领域。当年由“七一农业科技试验场”单独承担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现在已经形成一个从自治区到乡有建制有科技人员的推广服务体系,像一个巨大的网络,覆盖在400万亩耕地和12亿亩草场之上。
当年的“七一农业科技试验场”已从最初不到20人的引种、试验、示范性的农场,发展成为今天拥有400多人、400多台(件)仪器设备的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担负着全区品种资源、作物育种栽培、农作制、植物保护、蔬菜等科研的重担,为西藏农业的腾飞不断注入科学的动力。光是从70年代引种推广的冬小麦,就使全区粮食产量累计增产了10亿公斤,平均单产从50多公斤提高到200公斤左右。
西藏的科研机构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项到多学科,发展到拥有农业、林业、畜牧兽医、生物、能源、地震、交通、藏医藏药、天文、历史、生态等研究所,逐步形成了目前14个独立专业研究机构、400多名专业研究人员的自然科学研究体系和具有高原特色的基础科研领域;建立了各类学会、研究会等群众性学术团体40多个;初步建成一支拥有26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队伍,其中藏族科技人员占了半数以上。
40年来,全自治区共完成科技研究项目2000多项,有300多个项目分别获得了国家、部委和自治区的科技进步奖等奖励。除冬小麦引种试验外,羊八井地热试验电站、高原太阳能利用研究、黄牛改良、绵羊改良等科研成果,都获得国家和部委的奖励,并在西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当年太阳灶受冷落的情景已不复存在。太阳能综合利用开发给西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日喀则建起了现代化的综合性太阳能试验站,阿里地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拉萨有两个村成为太阳能示范村,日喀则和阿里的藏族农牧民住进了太阳能采暖房,无须再用昂贵的焦炭、珍贵的红柳取暖;藏北世代烧牛粪照明的牧民,用上了随身可带的太阳能光电灯,被烟熏得发红的眼睛看到了科技之光……
当年闭锁的大门已经打开,西藏以它独有的优势和潜能,成为国际科学技术界瞩目的“风水宝地”。近10年来,先后有尼泊尔、日本、瑞典、德国、丹麦、冰岛、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等国科技人员涌入西藏,在太阳能、风能、地热、盐湖矿产资源开发、农牧业、天文、地理、气象、冰川、泥石流、滑坡考察、企业技术改造等领域内同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
当科技之光普照雪域大地时,西藏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宣告,她实现了科技史上跨世纪的飞跃。一个曾被“神”从精神到肉体统治了千年的世界,只用了40年,就走进了现代科技和现代文明的行列。
(附图片)
拉萨市第一中学校园别致、书声琅琅。学生们在这里发奋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决心为建设伟大的祖国贡献力量。图为学生们课余在校园里散步。瞧,她们笑得多开心。 本报记者 朱维群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