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湖北日报》理论周刊受读者欢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9
第5版(理论)
专栏:

  《湖北日报》理论周刊受读者欢迎
近年来,《湖北日报》“理论周刊”在湖北省各级领导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质量有一定提高,日益受到读者的欢迎。周刊力图紧密结合党的中心工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阐述党的方针政策,并回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近期常设栏目有“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七中全会文件、贯彻七中全会精神”、“社会科学工作者论坛”、“求是篇”、“经济观察”、“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笔谈”等。
近期发表的较好文章有:“学习社会主义理论”专栏去年12月6日刊登的邓泉国撰写的《社会主义与人权——访杨宏禹教授》。
杨宏禹教授具体分析了社会主义人权观的三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为人权的实现提供了根本的保证。劳动人民共同掌握生产资料,享有对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和支配权。这是人权得以真正实现的根本条件。第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正是社会主义人权的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资本主义宪法虽然也规定有“主权在民”的原则,但翻开历史看看,资产阶级从来都没有真正实行过。第三,社会主义社会为人权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是朝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前进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里,实现的是人类最彻底、最完美的人权。
“学习七中全会文件、贯彻七中全会精神”专栏1月31日刊登的国家计委副主任桂世镛的文章《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一些思考》。文章提出,要解决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需要考虑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在观念上有个突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们必须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统一起来,既不能搞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完全市场经济,也不能搞传统意义上的排斥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
其次,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意味着计划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新的内涵。两者都要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这是它们能够结合的基础。但是,计划手段主要考虑整体利益,从经济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来调节经济运行和配置资源;而市场调节则往往受各个经济主体的局部和当前利益所驱动,所以两者又可能会发生矛盾和摩擦。我们的任务是要使这种矛盾和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三,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应当历史地、因事因地制宜地来认识和要求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构成和形式,不能只考虑要做什么,还必须考虑能做什么。要区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和不同对象的情况,具体地确定计划手段和市场调节的作用范围和力度。
第四,当前,在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方面,碰到的难点是:价格体系扭曲,生产资料价格存在“双轨制”;市场发育不够,市场体系不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经济法制不完备,执法不严。
“社会科学工作者论坛”今年发表的文章有《抓住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契机》(1月10日俞思念)、《重视对“反思想政治工作因素”的研究》(1月17日刘四辈)、《振奋精神、繁荣社会科学》(3月7日午言)等。   (孔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