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走出高原——西藏人的精神历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2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来自世界屋脊的报告

  走出高原
——西藏人的精神历程
本报记者 陈华 阎晓明
从踏上这片神奇土地那一刻起,我们就在追问: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你将告诉我们什么?
    寺庙,昔日不仅是高原上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是生活中的主宰。
  匍匐在金顶下的人们成了寺庙人。
次仁平措是扎什伦布寺的一个普通喇嘛。从十五岁入寺起,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三十三年。谈及入寺的动机,他说:“我的老家在日喀则。家里九口人,全靠阿爸给喇嘛做鞋维持生活。为了让我能活下去,家里把我送进了寺庙。”
民主改革前,寺院是西藏人向往的地方。贫苦家庭的子女入寺,为的是活命;贵族子女进寺院,则是为维护家庭的权力和影响。
八廓南街一个叫“达吉”的院里住着格桑央珍一家。她十六岁就在街上为生计奔波。她是佛教信徒,总是感到大昭寺金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她的丈夫赵长清告诉我们,环绕大昭寺一带的建筑,高度没有超过大昭寺金顶的,因为不允许。
虔诚的百姓造就了寺庙的辉煌,却不能使自己摆脱贫困。上层社会过着另一种生活。在西藏,百姓称富人为“嘴唇上总是滋润着香茶的人”。他们也跪拜在佛像前。然而“佛”并未能阻止他们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剥削制度。在江孜县的帕拉庄园,我们看到庄园主帕拉的旧居,房柱上挂着日本的挂钟和上海大中华照像馆拍摄的照片以及专门对付农奴的镣铐、皮鞭。
    民主改革如一声春雷,摧毁了农奴制度。西藏人第一次得到了做人
  的权利。
对于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的意义,七十岁的江孜县农民平措卓玛老人讲不出多么高深的道理,但对民主改革前后生活的变化,她却刻骨铭心。她的儿子阿旺班觉告诉我们:“民主改革后,我们分到了土地。现在,家里有二十五亩地,七头黄牛,一头骡子,一辆轻便马车。去年,家里产粮七千五百公斤,阿妈、妻子还有三个女儿生活得很好。”看看平措卓玛这个家:一台“星海牌”电视机放在藏柜上,旁边还有一台三洋牌收录机,一间小屋内堆满了存粮。对今天的生活,平措卓玛很满意。当我们问她什么是社会主义时,老人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的国家就是社会主义。”
平措卓玛还告诉我们,除了吃得好、住上新房外,她还拥有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权利——选举人民代表。“旧社会谁当领导我们不知道。我们没有权。现在我们有了权。”平措卓玛不仅每次都去居委会投票,而且对候选人有她的一套评判标准。她说:“两面派、搞阴谋诡计的人我不选,我要选像家里的柱子一样的干部。城关镇的书记拉巴次仁关心群众,我就选他。”
从基本的人身权利都没有保障的农奴到国家主人,平措卓玛仅仅是千千万万获得新生的西藏人中的一员。
    改革开放为西藏人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现代文化和商品意识激发
  了西藏人走向世界的渴望。
置身于大昭寺广场,昨天的西藏与今天的西藏同时向我们走来:金碧辉煌的大昭寺金顶与新开的茶社遥相对应;能把英语数字倒背如流的推销首饰的藏族妇女,奔跑着穿过伏地跪拜的人群,去追赶远方来的游人;骑着摩托车的藏族青年穿行在伏首觅食的牛羊群中;邻近影院的立体音响与高诵六字真经声此起彼伏……
这只是一种表象。而这表象展示的则是今天西藏人心灵的一种颤动。
日喀则市的桑珠孜饭店是西藏第一家农民集资办的企业。这对于高原来说,无疑是开天辟地的事情。担任饭店总经理的是土生土长的强久,这似乎也是第一次。三十八岁的强久,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西藏人。他八岁上了民办小学,后来被推荐到县里学习会计。二十一岁时成了人民公社的副主任,一九七六年到西藏民族学院学习。一九八二年担任了日喀则地区家具厂厂长,开始了企业家的生涯。不久,他使这个亏损企业变了样,四个产品获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一九八八年,他来到桑珠孜,经营起旅游饭店,去年一年就盈利四十七万元。强久说:“没有改革开放,人们手中就没有钱;没有旅游业的发展就不会有对饭店的需要,也就没有今天西藏的桑珠孜。”
学习英语,如今也成了年轻喇嘛的一种爱好。几年前,整天捧着《藏英汉辞典》的大昭寺二十三岁的小喇嘛尼玛,如今已成了颇受外宾赞赏的喇嘛导游。扎什伦布寺喇嘛次平的录音机里也有一盘英语磁带。次平说,是隔壁小喇嘛从电视上录下来的。他自己则每天听收音机。他关心国际问题,还滔滔不绝地讲了对海湾战争的看法。
科学技术在这十年中,也开始被普通西藏人所接受,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日喀则市边雄乡甲根村的尼马乌珠是全国劳模。他清楚地记得江泽民总书记握着他的手祝他明年粮食再丰收的情景。尼马乌珠的粮食丰收是应用科学技术的结果。这个五十三岁的农民,虽然目不识丁,却对广播里讲解的农业科技产生了兴趣。他在自己地里试验良种,尝到了甜头。此后,他每年都自己培养种子,并无偿送给村民。他说:“原来的青稞种子,种一斤收三斤,现在种一斤能打十斤。过去播种不用机器,用人拉。现在用机播,种得快、种得匀,收成好。”他还让我们帮他买一辆翻斗汽车,将来运麦子。
这是一片勇敢的土地,这是一群勇敢的人们。自从四十年前,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那场伟大变革,使生息在这里的人们成为真正的人后,他们便开始以勤劳和智慧建设美好的生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