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发展生产与治理污染同步 山西农药厂生产能力成倍增长污染源得到治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01
第2版(经济)
专栏:

  发展生产与治理污染同步
 山西农药厂生产能力成倍增长污染源得到治理
本报讯 技改与治污只有同步并举,企业才能有活力,有生机。这是山西农药厂在生产经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这个厂在第一轮承包的4年当中,技改投资累计1561万元,农药、烧碱的生产能力成倍增长。治污投资累计507万元,既治理了老污染源,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山西农药厂是化工部生产农药的定点企业。多年来,由于未能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治理污染的关系,环保设施简陋,工艺落后。有毒污水的日排放量500吨左右,而处理场只有300吨的处理能力。由于地基下沉,3000米陶瓷管排污槽“千疮百孔”,生产车间1.8万平方米的地面也缺少应有的防渗漏装置。这种边生产边污染的状况,使当地农民受害,粮食减产,企业也受害。一方面向农民赔偿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接受环保部门的罚款,再加上其它不利因素,这个厂成了山西的亏损和污染大户。
严重的教训使这个厂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生产与治理污染必须同步进行。
1987年初,该厂根据市场对农药、烧碱等化工产品的大量需求,果断决定一手抓技改,扩大农药、烧碱的年生产能力,另一手抓治理污染源。国家拨款缺口大,他们就靠贷款和集资。技改中,敌敌畏和烧碱采用了国内目前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既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又回收了氯气综合利用。技改后,敌敌畏的年生产能力由1000吨扩大到2000吨,被评为省优质产品;烧碱的年生产能力由3500吨扩大到1.2万吨,获科技进步奖。由亏损到4年累计实现利税1550余万元。与技改同步的日处理800吨污水的大型处理场、3000米花岗岩排污槽、生产车间18000平方米高标准水泥地面等治污工程,也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污水已达标排放,被政府授予治理污染先进单位称号。      (程玉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