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苏宁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06
第2版(要闻)
专栏:

  苏宁的故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1969年12月,苏宁怀着对军营的向往,参军来到炮团二连。不长时间,从战士到干部,都很喜欢他。他思想作风过硬,反应快、素质好,办事认真,哪里有脏活、累活,他就干在哪里。眉宇下一双深邃的大眼睛,给人以信任。新兵结业时,受到了连嘉奖,被分配到号称“秀才班”的侦察班。
他是连队的义务饲养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替“猪倌”喂猪,打猪草、清猪舍。老母猪下崽后,乳头糜烂了,小猪一吃奶,母猪就“嗷嗷”地叫。苏宁用自己的钱买来了奶瓶喂小猪,使连队的12头小猪全部成活。连队养的兔子掉到了厕所里,在大便池里挣扎,只露一个小脑袋。不少人怕脏怕臭,束手无策。苏宁却用一个破水瓢捆上长棍子将兔子弄上来,用水洗净,放回了兔笼。养兔的战士激动地说:“这只兔子我们以为没救了,你为连队做了一件好事。”
他干活不怕脏和累。厕所原来卫生较差,经常受到上级批评。
苏宁主动要求打扫厕所。打那以后,厕所卫生大为改观,苏宁多次受到营里表扬。
苏宁做细小工作不厌其烦。有的同志问他:“你这么干图入党、提干吧?”
苏宁回答得很干脆:对!但也不对。我热爱部队,当然要献身部队。我觉得当兵的就应该从细小工作做起,小事都不去做怎么能做大事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情系靠山屯
1970年11月,阿城市的靠山屯一下子热闹了。炮团参加演习的队伍,从村前过了一队又一队。到最后,二连在村里住了下来。当时任班长的苏宁所在的侦察班住在了冯大娘家里。
冯大娘勤劳质朴,心地善良。但不幸的是,大娘早年丧夫,改嫁后不几年,丈夫又患病在身,卧床不起。沉重的负担使她过早地衰老。
苏宁十分同情两位老人的不幸,想尽办法安慰两颗孤寂的心。
他眼里有活,手脚麻利,一有空就帮助他们干这干那。
农村条件差,老大爷常年不洗澡,苏宁就用大锅烧水,用大木盆给老人洗澡。老人身上有异味,怕苏宁嫌弃,说啥也不肯,苏宁说:“就当我是您的孩子,给您洗澡不是正常的事吗?”
老人的被子盖得又黑又亮,苏宁就动手拆洗。当冯大娘拿出针线要缝被时,苏宁抢过针线说:“你年岁大,眼睛花,还是我来吧。”冯大娘将信将疑地看着苏宁缝起来。只见苏宁穿针走线,不一会就把被缝好了。冯大娘看得目瞪口呆。
冯大娘家烧柴十分困难。苏宁训练归来,就拣一捆干柴,放在院后。在他的带动下,侦察班每次下山,人人身上都多一捆干柴。短短的20天,冯大娘家的柴垛高堆起来,足够烧一年的。感动得大娘不知道说什么好。
后来,冯大娘不知从哪里打听到苏宁是高干子弟,心里更觉不安。她几次找到连长蔡福贵夸“苏宁是个好孩子”。一时间,整个靠山屯没有不认识苏宁的。
苏宁是文艺骨干,当看到村里生活单调时,就联络了几个战士自编自演了一场文艺节目。那天晚上,队长家的院里点上了大灯泡,全村男女老少都挤来看节目。苏宁演的《赶马车的战士》很精彩,博得一阵阵掌声。
一个月的训练演习结束了。二连和靠山屯结下深厚的情谊。部队出发了,乡亲们送出村口,洒泪告别。冯大娘送了一程又一程,谁也劝不回去。苏宁拉着大娘的手说:您老多保重,明年部队还会来的,我会来看您……
雪夜让铺
1991年1月下旬,苏宁正组织部队在野外演习,时值北国冰雪交加、寒风刺骨的“三九”季节,干部战士就在野外打雪洞睡觉。晚上冷风瑟瑟,寒气袭人。作为团参谋长的苏宁,本来安排他住在附近老乡家里,睡的是火炕。可他不忍心看着战士们在野外睡雪洞受冻,自己在屋里睡火炕。于是,把火炕让给身体瘦弱的战士睡,自己干脆卷起铺盖来到雪洞与战士们挤在一块。干部战士说啥也不让参谋长在雪洞里受罪。可苏宁一笑说:“我和你们一样都是普通一兵,都是来完成任务的,你们能克服,我为啥就不能。”就这样,他每天和战士们睡在一起,而且自己坚持睡在洞门口,给战士们挡寒气。
一天晚上,战士徐小东把自己的位置让给苏宁,事先就睡在洞门口。等苏宁检查一圈回来,见自己的位置被“抢”了,就蹲下身子轻轻拍着被角说:“小伙子,别着凉了,你还是睡到自己位置去吧!我身体结实,睡在洞口没事。”战士小徐蒙着被子装睡着了不动“窝”儿。最后,苏宁连哄带抱地把小徐给“赶”走了,自己和衣钻进了被窝里。这一晚,小徐怎么也睡不着,蒙着被子偷偷地流泪……
两枚“哑弹”
1990年5月20日下午,是新兵共同科目结业考核的最后一个项目——手榴弹实投。
投弹开始了,新兵们见苏宁参谋长亲自给他们坐镇助威,心里踏实了许多。一枚枚手榴弹飞向目标区,新战士看到自己有生以来亲手投掷的第一枚实弹在目标区爆炸,一个个心里乐开了花。投弹进展顺利。
突然,有两枚手榴弹投到离前沿不足10米的地方,许久没有响声。怎么回事?战士们互相瞅着,情绪一下紧张起来。
这时,苏宁镇定地从堑壕内站了起来,脸带笑容地走到正在发呆的战士们眼前:
“大家不要慌,这两枚手榴弹是‘哑弹’,我们马上将它引爆。”
听说要引爆“哑弹”,站在一边的作训参谋王臣和军医王明荣来到苏宁跟前:“参谋长,我去吧,这是我作训参谋分内的事。”王参谋不容争辩地抢先说道。
“参谋长,还是我去吧,我是当工兵出身的,对这玩艺儿熟悉。”王军医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你俩不要争了,我去!我和它常打交道,你们给我当助手。”苏参谋长发话了,显然是再也没有别人争抢的余地。
只见苏宁猫腰来到“哑弹”躺着的地方,仔细一看,原来是拉火环没拉掉。他心里有底了。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往拉火环上挂上带绳子的小钩,而后迅速撤到安全的隐蔽处,像牵“牛鼻子”似的使劲一拉。随着两声巨响,压在战士们心头的隐患驱除了。
大家无不佩服苏参谋长那娴熟的动作,更钦佩他那舍己为人的高贵品德。
一把挖菜刀
在整理苏宁烈士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把生了锈的挖菜刀。据机关炊事员吕亚东说,参谋长对他的这把挖菜刀爱如珍宝,每年春天,他都用这把菜刀挖野菜,使机关食堂的餐桌多了一份美味佳肴。
苏宁的父亲苏醒是1937年入伍的“老八路”。在战争年代,有时几天吃不上蔬菜,战士身上缺少维生素,奇痒难忍,既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又使战士的身体受到了严重损害。为此,战士们常常挖野菜改善生活。
苏宁从小就爱听父亲讲八路军战士挖野菜的故事。他当上军官以后,父亲还常常提醒他要保持革命本色。
他当连长那年,由于大旱,一个80多口人的连队年底只收白菜几百斤,萝卜也不足千斤。在这大旱之年,市场菜价特别昂贵,而战士的菜金每天只有6角2分,苏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第二年开春,他发现野菜长得青翠欲滴,灵机一动,就买来一本介绍野菜的书籍,又自己做了一把挖菜刀。他拿着书到田间地垄对照野菜辨认,不出3天,他就能说出18种野菜的名字,他还知道了哪些野菜能吃,哪些野菜有毒。
掌握这些知识以后,苏宁就利用早、中、晚的休息时间带着全连战士挖野菜。每次都是他挖得又快又多。他还把这些知识传授给战士,尤其是炊事班的同志。
这年春天,别的连队都说没菜吃,而苏宁的连队总是菜源不断。在这个基础上,苏宁又琢磨野菜的做法,经他指导,炊事班的同志居然能用野菜做出9种不同的菜来。
苏宁当了营长、团参谋长,挖野菜的习惯一直保持着。
修鞋母子的泪水
在哈尔滨市花园街的一个拐角处,每天从这里路过的人们都可以看到从浙江来的母子在这里修鞋。母亲叫张云飞,儿子叫鲁小民。
1991年5月2日,当母子俩从广播里听到苏宁参谋长为救两名连长光荣牺牲的消息后,哭着来到了苏宁生前所在的团,硬要还苏宁接济他们的粮、油、煤款。
原来3年前,他们家乡发了水灾,为此,张云飞带着当时只有14岁的儿子小民挑着修鞋担,来到了远离家乡、举目无亲的哈尔滨。
一天,他们娘俩摆好摊子,就见从南面来了4个流里流气的年轻人,往摊前一站,一个留小胡子的人把鞋往摊上一甩,慢条斯理地对娘俩说:“限你们10分钟之内把本大爷的鞋给修好,可别耽误了本大爷的大事。”娘俩初来乍到,看到这个场面,吓得哆哩哆嗦。母亲说:“请大爷稍候,我就给你修鞋。”娘俩连急带怕一会就大汗淋漓,由于这双鞋破得太狠,娘俩很难在10分钟之内把鞋修好。留小胡子的年轻人一把抓住小民的衣领口出恶语:“就你们这两下子,也想在哈尔滨混饭吃,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然后,他把小民往地上一摔,拿起小民母亲为他修好的鞋子就走。小民的母亲找他要修鞋钱,他骂开了:“你们耽误人家的时间还没找你们算帐呢,还想要钱?”就在这时,苏宁从这里路过,便走上前去大喝一声:“你们几个想干什么,欺负两个外地人算什么本事,还不走开!”4个人看到这位军官的凛然正气,吓得灰溜溜地走了。问明了原由,苏宁掏出5元钱递到了小民母亲的手里,还和和气气地拍拍小民的肩膀笑着说:“我叫苏宁,就住在对门大院的五楼。你们不要拿我当外人,有什么事尽管找我好了!”
打那以后,苏宁经常找他们娘俩问寒问暖。娘俩住在花园街一隅简陋的铁棚子里。夏天来了,苏宁把家里的电扇送给他们用。冬天来了,苏宁又用自己的钱买来煤炭供他们取暖。平常缺油少盐、缺米断面,都是苏宁接济他们。母子俩合计着,等修鞋挣钱多了一定还给苏宁。
可是,为救别人,苏宁英勇献身了。母子俩十分悲痛、惋惜。
深夜接站
副参谋长陈吉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苏宁深夜接站的故事:
1989年秋天,陈吉忠在外地执行任务时突然接到家里“母病故速归”的电报,当天坐火车返回哈尔滨。
在哈尔滨车站下车后,他拖着缓慢的步子,心情非常沉痛。一想,母亲的尸体不知还能停放几天;二想,家在数千里之外的四川,车票还没买;三想,家里刚刚添购了几件家具,经济上没有节余;四想,我走了,爱人、孩子在家怎么办?
快到出站口了,他一看表,时针指向23点49分。面对漆黑的夜晚,只听站外有人喊“老陈!老陈!”他抬头一看,是苏宁参谋长。他惊奇地问:“你怎么来啦?”“我是专门来接你的呀!”此时,他全身滚动着一股股暖流。苏宁说:“老陈,你母亲去世,我和你一样心情难受。我打了几次电话,才知道你是坐这趟车。考虑到天很晚影响司机休息,我就没派小车来接站,请你理解。”
说着,他从陈吉忠手中抢过提包,边走边安慰。已是凌晨3点了。苏宁说:“老陈,这是团里给你开的通行证,途中住宿检查都要用。这是我平时节省下来的1000元钱,你先拿去花吧”!又说:“老陈,这是我托人给你买的明天去北京的车票,请代我向你全家转达慰问,家里有什么困难,及时给我来电报。”
顿时,陈吉忠的泪夺眶而出。“老苏呀!你想得比我都周到!怎么才能感谢你呢?”他却说:“这没有啥,你回来时间紧,没有空处理好这些事,能办,我就给你办了。”
苏参谋长走了。陈吉忠既为母亲去世痛哭,又为苏参谋长感人至深的友情而热泪不止。
  陈晓林 赵俊才 顾标 周立柱 张建伦 张法东 范一良 吴伟
 蒋国林 苗德军整理
(附图片)
苏宁喜爱和坦克合影艾山摄
苏宁和战士们在雪地露营训练。艾山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