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我观残疾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06
第8版(副刊)
专栏:

  我观残疾人
瓜田
张海迪是不是残疾人?这问题真是有点故作惊人之语,因为你随便在王府井购物的人流中拦住任何一位,他都会告诉你一个准确无误的答案,人们对海迪实在是太熟悉了。——可这问题要是张海迪自己提出异议呢?
千真万确。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的张海迪在日前研讨她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时说,她从不认为自己是残疾人,也不愿意别人把她当成残疾人。她还带着孩子式的顽皮,讲了一个小镜头:某次,残疾人开代表会议,她看着胸前戴的会议牌牌上偏偏有那两个字,就偷偷地把牌牌塞到桌洞里去了。她还说,不少朋友去看她,总是说她不幸、可怜,其实,虽有病痛的折磨,她还是很快乐,很幸福,因为她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厚爱,更重要的是,她能靠自己的拚搏,为社会做出奉献!她还对讨论她的著作的评论家们表示:大家应该对她的作品无情地评头品足,绝不能因为她是张海迪,因为是在轮椅上写作不容易而放宽了要求的尺度!
壮哉,张海迪!
张海迪的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令我这个健全人重新寻找判断一个人是否残疾的尺子。一个人身体上的残疾十分容易判断,可是如果是在思想上存在残疾呢?而人之所以为人,人之区别于其它生命,难道不正在于他长着万物之灵的头脑吗?而恰恰在头脑方面,许多历经磨难的残疾人思想往往比常人更为深刻,意志往往比常人更为坚强,创造的业绩也往往比一些常人更为惊人。
请想想,一个高位截瘫的姑娘(后来又患了癌症),不算以前写的作品和翻译的小说,仅说这30余万字的《轮椅上的梦》(几尺高的手稿还有几十万字的废稿),让她光是抄写一遍,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在这种拚搏精神面前,一些得过且过、饱食终日的人和张海迪相比,到底谁有残疾?
一个每分每秒都被病痛折磨着的重症患者,靠着止疼药物的维持,先后坚持学习六门外国语(其中有的已达到可翻译作品和演讲的水平),又学习了其他学科的许多知识,在这种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面前,一些怠惰之气十足,不思学习进取,甚至连书报都懒得翻翻的人和张海迪相比,到底谁有残疾?
张海迪从少年起就坚持给他人服务,为社会做好事,她教过书,学过医,后来又学写作,努力为社会做贡献。一些私心挺重的人与她相比,到底谁有残疾?
张海迪“宁可撞碎也要冲击”的性格,在逆境中用宽容的微笑对待并不宽容的生活的那种豁朗达观,与一些人碰到一点小打击就郁郁寡欢或怨天尤人,甚至痛不欲生相比,到底是谁更不健全?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残疾人事业,这无疑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在我们国家,由于社会制度的优越,残疾人得到了更好的照顾,这都是极崇高、极美好的。但与此同时,普通人心灵上的弱点、缺陷不是也应该引起关注么?
张海迪的病能否治愈,不是她和目前的医学所能解决的。而我们中的许多弱点却是完全可以通过努力而得到克服。一个坐轮椅的人反倒比我们跑得快,这毛病肯定出在我们身上。这就是张海迪时常使我们不安而且惭愧的原因。
我倒是希望张海迪的轮椅经常地从我那怠惰的心上辗轧几圈,让我时时看到自己的残疾,振奋起来,多干点有益的事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