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大贝耳特海峡工程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12
第7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大贝耳特海峡工程巡礼
人民日报代表团
站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的西端,我们的目光越过宁静的海面向西眺望,一条如黛的海岸线隐约可见,那里就是丹麦第二大岛菲英岛。在这两座岛屿之间,举世瞩目的跨海工程——大贝耳特海峡工程正在兴建。
大贝耳特海峡海面壮阔,千百年来横亘在丹麦的两大岛屿之间,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一小时一班的轮渡,每年吃掉国家大量的财政补贴。联结这两座岛屿,一直是丹麦人民的梦想。大贝耳特海峡工程公司公关部的卡斯顿先生告诉我们,早在1855年,丹麦当时的国防大臣就提出了建设跨海工程的议案。遗憾的是,有限的财力和科技力量的不足,使工程可行性的争议一直持续了130多年。直到1987年5月,议案终于获得议会通过。1988年,工程正式奠基动工。
整个工程十分宏伟。它东起西兰岛的科尔塞,西止菲英岛的克努特霍弗,以海峡中的一个小岛为联接点,分成三大部分:在小岛以西建一条铁路公路两用桥,其长度6.6公里,为欧洲之最;在小岛以东海底挖两条直径为8.5米的双轨铁路通道,隧道全长8公里,仅次于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位居欧洲第二;在隧道上方海面建公路悬挂桥,它高出海面77米,全长6.8公里,为世界之最。悬挂桥立柱高172米,建成后可成为丹麦最高点。全部工程计划1997年完工,它将沟通丹麦东西交通网络,并进而完成北欧与西欧的通道大大加快货物周转,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站在海底隧道入口处,我们看到巨大的管道和运送泥土的小铁轨从隧道口延伸出来。卡斯顿先生介绍说,隧道正在海底40米深处由小岛和海尔斯考两头向海中同时掘进。东部海底的地质情况十分复杂,工程曾经数度停工,目前又遇到了海水渗漏等难题。
这项头绪纷繁、计划庞大的工程,管理有条不紊。它现在的建设和将来的运营由大贝耳特海峡工程股份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届时将用收取“买路钱”的方法,铁路和公路将分别用30年和16年收回投资。目前建设所需的35亿美元巨资也全部由公司筹集,国家持有公司股票,丹麦议会担保银行对公司的贷款,并监督工程的运营。
这种管理方法使公司十分重视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开工不久,他们就把这里当作一个游览点来经营了。卡斯顿先生引领我们去参观工程展览馆。展览馆不大,进去得自己买门票,里面有大桥模型、详尽的图片资料,还有海底隧道掘进面逼真的模拟现场。隧道几次停工情况也制成了图片模型,由讲解员向来人细细解说。里面辟出一间20来人的小放映室,只要有人愿意坐在那里,屏幕上就反复放映工程资料片。展览馆外带一个供应快餐的餐厅和一个小卖部。小卖部里各种工程纪念品摆得琳琅满目,大桥图案的明信片印刷十分精美。这个展览馆由公司公关部自负盈亏管理,今年预计将接待20万参观访问和游览的人。这种展览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工程一开始就让大家都来了解,以求得公众的支持。展览馆西边临海处,有一间木结构的小红房,卡斯顿先生介绍那是20年代海峡渡口船工住房,公司为吸引游客注意把它保留下来。
丹麦的工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人民生活比较稳定。但是,征服自然的历程是没有尽头的,丹麦朋友告诉我们,下一步,他们将在哥本哈根与瑞典之间的厄勒海峡上建设另一条跨海通道,使瑞典、挪威、芬兰的汽车和火车穿过这一条条海上通道,直开西欧大陆。我们祝愿他们的美好希望早日变成现实。
(附图片)
正在兴建的大贝耳特海峡工程一角。
本报记者 邵华泽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