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一九九一年世界军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8
第7版(国际)
专栏:

  一九九一年世界军情
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学会研究员 萨本望
1991年,国际风云急剧变幻,世界军事形势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新动向。其主要特点是:世界大战的阴影进一步消退,而地区冲突呈上升趋势;美苏裁军谈判获明显进展,但某些地区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许多国家都在对军事战略进行重大调整。
今年,发生了使世界军事形势大为改观的两件大事:一是7月初宣告华沙条约组织有效期结束;一是“8·19”事件后苏军出现“民族化”趋势。华约解散标志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严阵对峙局面的终结;苏联军事实力削弱导致苏美军事对抗水平的大大降级。最有可能诱发世界大战的欧洲地区军事态势的剧变,最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关系的和缓,使世界大战的阴影进一步消退。
对世界军事形势产生深远影响的另一突出事件,是今年1月—2月间的海湾战争。这场战争是“冷战”趋于结束时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地区性“热战”,表明世界旧格局被打破后,原来被美苏争霸所掩盖的种种地区矛盾突出出来,地区动乱和冲突明显上升。马里、莱索托、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海地政变迭起;乌干达和肯尼亚之间以及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之间发生边境冲突;南斯拉夫境内战乱烽火不止;苏联危机四伏。
随着美苏军事对抗的降级,两国的裁军谈判取得明显进展。7月底,布什与戈尔巴乔夫签署《美苏削减战略武器条约》;9月底,双方又先后宣布将销毁各自的陆基和海基战术核武器。与此同时,某些地区的军备竞赛却愈演愈烈。美国将裁减下来的武器装备大量向外倾销,预计今年对外军火销售额将高达330亿美元,比去年增加200亿美元,其中2/3销往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土耳其、以色列等中东国家。日本、南朝鲜、印度、印尼等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增加军费、扩充军备的势头也很猛。
为适应国际安全环境的大变动,许多国家都在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二次大战后最深刻的大调整。苏联的军事战略进一步朝“防御性”方向发展。美国今年3月发表的《国防报告》首次宣布“美国防务计划的中心从对付苏联的全球挑战转向应付地区性威胁”。11月7日,北约首脑会议修改了冷战高峰时期确立的军事战略,以适应发生了深刻政治变化后的安全环境。新战略从前沿部署转向更加灵活的北约全部领土的防御,新的灵活反应战略将减少依靠核武器,将更机动,足以维持有效的军事能力,将关注的焦点转向对欧洲及其南翼的局部动乱作出“快速反应”。日本的军事战略则正从本土“专守防御”向“海洋歼敌”转化。
展望来年,“大战不打而小战频频”的基本军事形势仍将延续。然而,不打大战绝不意味着天下太平。相反,世界将更加动荡,更不安宁。只有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世界才有可能逐步走上持久和平与均衡发展的大道。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