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漫话巴黎墙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15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漫话巴黎墙画
陈淀国
巴黎,是著名的“画都”。珍藏在这里的传世之作《蒙娜·丽莎》、《拿破仑的加冕式》等,令人大饱眼福。与此同时,巴黎还有许许多多留在大墙上的“画”,也很迷人。这些画风格不同、题材不同。有栩栩如生的动物,有多姿多采的人物,有生龙活虎的热闹场景,也有陶冶情操的名胜古迹……
在一条名为甘岗波瓦大街的旧墙上,画着一只展翅高翔的雄鹰,在奋飞、在搏击,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感觉。而在梅尼蒙当大街的楼底层,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却是“海上升明月”的清静场景,显得柔和、温馨。在随处可见的墙画中,最为壮观的,恐怕当属那幅“大画面、大场景、大气魄”的“群雄图”了。它将本世纪不少国家的风云人物,荟萃一堂。构图简洁,设想大胆,主题鲜明,背景是体育场的看台。谁走到这里,都不能不驻足看上几眼。
其实,巴黎的墙画仅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它的初衷是:美化城市,美化生活。因为,当时不少临街楼房,由于年代久远,壁墙脱落,既不雅观,也不整齐。于是,有人想出用画遮掩旧貌的妙法。七十年代初,第一幅墙画出现在巴黎街头。如今,墙画已成为特色独具的“大众艺术”,并被纳入市政建设的轨道。仅一九八六年,有关部门就为此拨专款五百万法郎。
一些著名画家也常把墙画作为展示才华、走近观众的用武之地。在北京办过画展的法国绘画大师皮尼翁就极力主张:艺术应从博物馆和沙龙走向街头,和人的社会生活直接联系起来。他在完成了名作《巴黎公社纪念日》后,连夜将之置于地铁进出口处,唤起了众多上班者对死难者的深切追思。
(附图片)
图为巴黎一幢画有乡村风光的房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