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纺织工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2
第5版(理论)
专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纺织工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
季军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利用国内经济资源和市场,而且还要求利用国际资源和世界市场。显然,我国纺织工业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交换,不仅可加速我国纺织工业的开放度,也有利于我们不失时机地借助外力,调整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扩大纺织品市场的占有率,以扩大出口为突破口,带动纺织工业的全面发展。
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扩大纺织品出口
中国纺织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出口依存度最高的产业。现在,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1/4。1990年纺织品出口总额为138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品贸易总量的7%。全国已形成以12个沿海城市为依托的一长条出口生产基地和以750个出口重点企业为中心的一大片内地出口生产基地。但由于近年来,我国棉纺、麻纺、毛纺加工能力的激烈增加,后加工、精加工能力跟不上,产品结构严重失调。目前,我国出口的纺织品中,初级产品、半成品及低档产品多,精加工、深加工产品少,仍处在二低一高(产品档次低、换汇低、成本高)的状况中。这种状况,不仅不适合国际社会对产品向高档发展的需求,而且也不利于我国占领国际市场,多为国家创汇的战略。
在当今西方国家,先进技术正迅速地向传统的纺织工业渗透,自动化、电脑化、高速化的纺织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纺织工业的技术结构面貌。这就对出口纺织品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新要求。要使我国纺织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就必须在抓质量、上档次、开发新品种上狠下功夫。今后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除了抓好传统出口初级产品的质量,继续巩固已占领的初级产品市场外,还要积极扩大制成品的比重,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增加花色品种,在深加工、高附加值上做文章,努力改变过去出口产品大路货多,中低档产品多的状况,集中力量生产一批精加工、深加工、国际竞争能力强的产品,使整个纺织品出口向高质量、高档次、小批量、多品种、交货期短、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由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趋势的加快,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国家出口纺织品的中心地位。东西分工的新格局,使中国纺织品扩大出口额增加了机遇,又由于东南亚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纺织业的崛起,给中国纺织品出口增加了难度,且有失去若干传统市场的可能。这就迫使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决不能再单一依靠传统市场,要强调全方位、多元化和重点市场、重点突破的方针,在巩固和发展以港澳、东南亚为主的亚太传统市场的同时,瞄准北美和西欧市场,积极开拓拉美、中东、非洲等第三世界市场,发展苏联东欧市场。我们要在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调整上下功夫,突出抓质量、上档次、抓信誉、求效益,确保纺织品出口持续、稳定、较快地发展。
组建出口企业集团,实行工贸有效结合
当前世界纺织品的竞争和交换是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和交换。西方垄断集团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垄断了世界一半的外销市场,左右着国际纺织品市场的格局。我国纺织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存在下去,单靠一个企业和外贸公司的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是很难与他们相抗衡的,只能参与一部分或一定程度的国际市场。因此,我国纺织企业首先要走专业化、联合化的生产协作道路,努力发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赋予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出口权,以增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竞争能力。
在建立出口纺织企业集团时,应注重改变过去许多集团的“三不变”(即企业所有制不变、隶属关系不变、财政上缴渠道不变)和松散结构的原则。因为“三不变”和松散的联合体,彼此间不是投资关系,只是经济合同关系,名为集团,实际上资产相互分离,成员虽多,但成分庞杂,集结力不强,竞争力不高,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很难实现集团的优化组合及内部的改组,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集团的内耗。我们要建立的出口纺织企业集团,就是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高级形态的联合体。其主要标志就是实行资产一体化,实现资金的联合。在经济实践活动中,企业集团除有自己所控制的若干个骨干企业外,还应有集团投资的半紧密层和生产协作、联合经营等资产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等多层次的企业联合体,从而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创造新的生产力。
出口企业集团要更快地走向世界,把更多的纺织品推向国际市场,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实现工贸有效结合。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是通过外贸公司与世界市场进行接触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对世界价格的变化、商品信息等一无所知,生产企业与国际市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中间“隔层”。产、销脱节是我国外贸经营结构极不合理的突出表现。建立一批大型的工贸结合的纺织出口企业集团,使生产和外贸两个环节直接联结为一个整体,才能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工贸结合的纺织出口企业集团既可克服生产企业经营外贸业务方面的人才、渠道和经验缺乏的困难,又可解决外贸“缺货少钱”的状况,同时也便于把生产企业集团推向国际市场,掌握国际市场信息。出口企业集团可通过国际化经营,提高最终产品的销售,带动集团内的产品升级换代。如果在沿海和内地纺织工业基地能组建起一批这样的工贸结合的出口企业集团,我国纺织品出口档次必然会有相当程度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纺织品打入国际市场。
发展跨国公司,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交换
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纺织行业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促进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国纺织行业对外开放政策不能仅局限于“请进来”的方式。进一步的对外开放要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国内继续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收外资的同时,要有步骤地把有条件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推向国际经济舞台,创建中国式的跨国公司。
发展跨国企业集团是扩大我国纺织品出口,积极参加国际交换的有效途径。根据纺织工业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发展要求,纺织工业出口创汇在1995年要达到150—175亿美元,2000年要达到200—235亿美元。从各方面的情况分析,要实现这一目标,虽然是可能的,但困难也不容忽视,主要有两方面的困难:一是受国内短缺经济的限制。今后10年由于基数增大,按照我国纺织工业的实际情况,要多拿出100多亿美元的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目前纺织品出口额(138亿美元)已占全国商品总额的1/4。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出口纺织品的附加值,则难以实现本世纪末的出口目标。二是越来越严重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我们要扩大纺织品的出口,必须在发展深加工、精加工制品上找出路。但是,这些产品恰恰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限制的重点。随着国际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加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将会进一步加剧,贸易竞争会更加激烈,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限制。然而,发展跨国企业集团,可以为打破贸易壁垒和扩大纺织品出口货源提供条件。跨国经营和生产,既可以绕过各国保护主义的限制,直接把纺织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并带动纺织劳务和技术贸易的发展,又可以充分利用企业集团的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熟悉国际市场的需求,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名牌、拳头产品,占领国际市场,从而推进我国纺织行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
在发展跨国纺织企业集团时,人们顾虑最多的是资金问题。其实,引进外资和在海外投资并不矛盾,两者都是利用外资的有效途径。所不同的只是一个借外国人的钱在国内生产,然后设法归还外债,另一个是先拿出一部分外汇投到海外去,赚外国人的钱,为国家积累资金。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如果只有国外资金和技术向国内单向流动,则违反了生产诸要素总是趋向于寻求最佳配置领域和比例的一般规律,将会导致对国外资金和技术的依赖,降低国内资金运用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到国外办企业,不限于现汇,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机器、设备、技术和专利入股,还可以在东道国、第三国或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当然,在海外办企业,一定要谨慎,对合作对象、投资环境、产品销路、经济效益、投资所在国的法律、税收和劳工等情况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从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跨国公司,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行业在海外投资进入国际化经营的实践来看,发展跨国经营企业集团并不是以资金过剩和技术垄断为条件的。日本、南朝鲜、印度等国在资本、技术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国家力量,制定各种扶植政策,加速了资本、技术、资源、生产的迅速集中,形成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显然,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国家要采取必要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和鼓励企业跨国经营。要把组建中国式大型跨国公司,作为我国对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待。我国纺织业完全有力量、有条件发展带有中国特色的纺织跨国集团企业,直接进入世界经济舞台。
环顾全球,世界性产业结构正在经历着剧烈变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们只有抓住时机,改善外向型结构中质的方面,才能在全球纺织业新的区域化结构中占据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寻求我国纺织业发展和腾飞的有效途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