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十周年庆祝会上 江泽民的讲话(1991年12月18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9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十周年庆祝会上
江泽民的讲话
(1991年12月18日)
同志们、朋友们:
这次我们到厦门、汕头,庆贺两个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经济特区人民,向为建设经济特区辛勤劳动和工作的同志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向各位来宾,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关心和支持经济特区建设事业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各国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坚持对外开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根本政策,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处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前列,在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越来越发挥着窗口和基地的作用。经济特区建设卓有成效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举办经济特区、进一步开放沿海地区的决策,是正确的、成功的。
厦门是我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十年来,经过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艰苦努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年前,我们到厦门来,这里城区很小,工厂很少,经济还很落后。今天,我们看到这座古城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商和港台客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上千家新企业办起来了,成群的高楼大厦建起来了,商业贸易繁荣起来了,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各业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对带动闽南地区、加快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推动海峡两岸的经济交往,促进祖国统一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厦门的发展,汕头的发展,各个经济特区的发展,都进一步显示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强大生机和活力,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丰富了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我国国民经济,经过三年来的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正在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将进入一个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90年代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非常关键的十年,我们一定要在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并且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保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并为下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创造条件。我们已经制定并正在执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最近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三届八中全会,又分别就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做出了决策和决定,这些都是我们向着第二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大步骤。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也是我们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一项重大措施。我们要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巩固和发展已经开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要进一步贯彻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要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有效地吸收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拓展对外贸易,增强国际交换和竞争能力,使我国对外开放出现一个新局面。
经济特区要认真总结经验,把各方面的工作推向前进。经济特区要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合理地确定开发和建设规划,保证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更健康地发展。要把特区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轨道上来。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跟踪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进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把吸收外商投资同加快老企业技术改造结合起来。特区也要坚持把国营企业搞得更好,不断增强它们的活力。要大力发展为生产服务,为出口服务的第三产业,特别是信息、金融、贸易等产业,促进特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现代化,在这方面,视野要更开阔些,步伐要更大些,成效要更显著些。要继续加强同内地的横向联系和协作,促进内地的建设和对外开放,更好地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外引内联、双向辐射的作用,把外向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特区要围绕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个改革的总目标,积极稳妥和协调配套地推进各方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在这方面多创造一些好的经验。同时特区要十分注意和大力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抓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决抵制一切消极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努力消除一切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相容的社会现象,使经济特区的发展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并培育出讲奉献、讲团结、讲道德、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社会风尚,造就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厦门经济特区与台湾一水之隔,是海峡两岸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厦门特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往来,热忱欢迎台湾同胞参与经济特区的建设,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贡献。
我们也殷切期望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各国朋友继续关心、支持和参与我国经济特区的建设。
在国内外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相信,今后经济特区将会以更迅速更坚实的步伐向前迈进。到2000年,经济特区将会取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加丰硕的成果,呈现出更加繁荣昌盛的新面貌。
  (新华社发)
附图片
江泽民总书记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
            新华社记者 黄兴泉摄 (传真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