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有所进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7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有所进展
本报记者 任毓骏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有所进展。
自1989年苏军全部撤离阿富汗后,这个南亚古国内战硝烟从未断绝。游击队方面先后多次对首都喀布尔和第二大城市坎大哈发起进攻,对贾拉拉巴德的围攻更是旷日持久,但终未取得重大进展。今年春天,游击队转而攻打东部军事重镇霍斯特,经过10多天激战,霍斯特终被攻占。但是此城易攻难守,喀布尔方面借助空中优势,对游击队频频实行报复,游击队在人员和物资方面都遭到重大损失。战场形势始终是你吃不掉我,我也吃不掉你,其结果数百万难民不能回归家园,民族灾难日益深重。
面对这种形势,国际社会特别是与阿富汗问题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开始调整政策。今年4月,巴基斯坦政府决定将其“双轨政策”,即既支持军事解决,又争取政治解决逐步趋向政治解决。伊朗也支持巴基斯坦这一立场。5月,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提出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5点建议,受到有关各方的重视和响应,一些游击队领导人也同意政治解决。
7月底和8月,巴基斯坦、伊朗和游击队领导人在伊斯兰堡和德黑兰举行了两轮会谈,就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进行了磋商并认为此建议有可能成为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基础。9月,巴基斯坦总统赴伊朗访问,两国总统就阿富汗问题进行了会谈并达成了以下共识:苏联撤军后,阿富汗国土上的战争已不再是“圣战”,而是“内战”;两年多的事实证明,军事解决行不通,只有政治解决才是出路。
作为1988年关于阿富汗问题日内瓦条约的保证国,美苏两国当时坚持对各自支持的一派继续提供军事援助,被称为“对等军援”。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是阿富汗内战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阿富汗问题的战略意义有所下降。特别是海湾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为了在联合国得到苏联的配合,在阿富汗问题上有所让步。而苏联由于国内局势发生剧变,也把阿富汗问题放在了次要地位,特别是苏联每年对阿提供数十亿美元的援助,更是沉重的负担,急于甩掉这个包袱。今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提出5点建议之后,美苏两国都表示支持。对于此后巴、伊和游击队举行的两轮三方会谈,美苏也都持肯定态度。9月中旬,美国国务卿贝克访苏,同当时的苏外长潘金就阿富汗问题进行了会谈。双方在莫斯科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美苏将从1992年1月1日起同时停止对阿冲突双方提供武器;在此之前,双方所提供的武器数量不再增加。美苏两国的“对等停援”,对阿富汗冲突双方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阿富汗冲突各方中,游击队与苏联之间最为敌对。近年来虽曾进行过几轮直接会谈,但由于双方立场相距甚远,未能取得任何成果。今年11月中旬,经过游击队内部的多次磋商以及巴、伊两国政府的斡旋,以临时政府外长拉巴尼为首的11人阿游击队代表团赴莫斯科与苏联直接会谈,与此同时,以伊朗为基地的阿游击队也派出5人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谈判。这是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苏联和游击队首次在莫斯科举行直接会谈。双方发表的联合公报,谴责了苏联1979年入侵阿富汗的行为;双方同意将来在阿建立传统的伊斯兰政府;游击队同意释放苏联战俘,苏联则提前实现“对等停援”;双方还决定成立联合委员会,监督实施上述协议。
对于这次直接会谈,国际社会普遍持肯定态度。联合国和伊斯兰会议组织都表示支持并愿意协助实施这些协议。喀布尔政府对联合公报的内容也表示欢迎,但要求承认其在解决阿富汗问题中的地位。游击队代表团回到伊斯兰堡后,称这次会谈“积极有效,富有成果”,但拒绝参加会谈的强硬派游击队领导人却称代表团从莫斯科“空手而归”,并表示不受联合公报的约束。巴基斯坦政府经与其他穆斯林国家磋商后,决定说服各派游击队坐到一起,消除分歧,团结一致。12月3日,巴基斯坦总统伊沙克·汗接见游击队领导人时,劝说他们要抓住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时机,及早结束这场民族灾难。联合国秘书长私人代表塞万也在伊斯兰堡、德黑兰、喀布尔和莫斯科之间作穿梭访问,沟通各方的意见,促成政治解决。
12月5日,联大一致通过了由巴基斯坦和苏联联合提出的关于争取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决议。12月12日结束的伊斯兰会议组织首脑会议也作出决议,支持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一些强硬派游击队领导人开始考虑参加下一轮与苏联方面的会谈。这些无疑是促进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积极因素。
因此,人们期望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和各有关国家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做好阿冲突各方的工作,使阿富汗问题早日得到政治解决,这不仅符合全体阿富汗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而且也有利于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