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史蒂凡的苦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21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剪影

  史蒂凡的苦衷
本报记者 张启华
一个个身强力壮的男女青年用铁链将自己的手臂锁在街头的铁栅上,神情沮丧地呆立着;一位名叫史蒂凡的女青年诉说自己中学毕业几年,也参加过职业培训,但仍靠领救济金过日子的苦衷……这是在法国电视一台组织的青年失业问题专题讨论中穿插播放的几个镜头。
目前,法国失业大军260万,其中像史蒂凡这样的青年约有50万人,今后每年还将有15万中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失业青年不仅生活无着,精神上受到伤害,也令他们的父母和家庭失望。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创伤”或“法国病”。
近年来,法国政府和社会为缓解青年失业问题曾做了一些努力,但就业形势终未改观,反而日趋恶化。法国国民议会议长法比尤斯撰写的一篇专文认为,法国经济增长乏力,企业效益低、成本高是造成失业的基本原因。他援引数字分析说,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在日本就业率可提高1.5%,而在法国只提高0.5%。法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和今、明两年的预计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5、1.5和2.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依然无望缓解。
如何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法国社会议论颇多。许多人认为,加强对青年人的职业培训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最好途径。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前景也并不乐观。据有关方面统计,通过培训达到就业的只有1/10,一些青年为此对培训早已失去信心。
据介绍,法国电视一台的记者们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先后走访了200多位失业青年,实地到企业、培训学校、职业介绍所、直至政府劳工部采访,才组织起这个专题电视讨论会。这次电视讨论会提醒政府和全社会共同为医治“法国病”寻找办法。    (本报巴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