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欧安会向具有“行动能力”迈出第一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22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欧安会向具有“行动能力”迈出第一步
本报记者 许宏治 江建国
历时两天的欧安会外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已于6月20日在柏林闭幕。会议决定接纳阿尔巴尼亚为欧安会第35个正式成员国,这样,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了欧安会进程。会议还就建立“有关紧急局势的协商与合作机制”达成协议。会议主席、德国外长根舍指出,这是欧安会向“具有行动能力”迈出的一步。
去年11月欧安会巴黎首脑会议通过的《新欧洲巴黎宪章》决定成立外长委员会,使之成为欧安会政治协商的中心场所。
从欧安会巴黎首脑会议以来的半年中,欧洲形势继续发生变化。华约军事组织已正式宣告解散。欧洲常规裁军谈判从华约和北约的22国扩大到欧安会34国范围后,第二阶段的谈判陷于僵局。欧洲旧的格局打破后,新格局仍然模糊不清。有关各方普遍希望扩大欧安会的作用,但应如何发挥作用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这次外长会议在这方面迈出了一小步。会议最大的结果是,35国外长确定了在危机情况下进行协商和合作的机制。其主要规定包括,如果某一成员国认为出现了危机形势,可以要求有关国家作出解释。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则当事国可向高级官员委员会主席提出要求召开欧安会紧急会议。只要有12个以上的成员国表示支持这一要求,主席就应立即通知所有成员国,在48小时到72小时之内召开会议。
欧安会自形成以来,结构一直比较松散,每个成员国都有否决权,因而决策艰难。这次建立的处理危机情况的新机制首次打破了“协商一致”原则,是欧安会从空谈场所转变为起实际作用的机构的一个具体步骤。
但是,从会后发表的公报来看,会议在涉及欧洲安全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仍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在裁军谈判问题上,与会各国仅表示要通过它们在维也纳防止冲突中心的代表,进行非正式磋商,为1992年赫尔辛基首脑会议后开始进行新的裁军和加强信任与安全谈判作准备。在欧安会与欧洲其他组织的关系上,仅表示要在欧安会和欧共体、欧洲委员会、北约、西欧联盟之间“交换情况”。看来在裁军方面要真正打破僵局,有所突破,并非易事。新的“欧洲安全结构”离真正确立距离尚远。
一些国家仍然对欧洲的前景抱有疑虑。波兰外长斯库比谢夫斯基表示担心东西欧之间在生活水平、经济、环保等方面形成一条分界线,一些国家的社会动荡会危及国内政治稳定和国际关系。不少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看法。根舍外长概括说,对于欧洲来说,稳定不仅是指军事方面,而且越来越多地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南德意志报》发表社论说,如果大国之间意见一致,欧安会可能成为对小国的仲裁法庭。但如果大国“抽刀出鞘”的话,它管得了吗?
欧洲人民对通过欧安会进程达到“集体安全”抱有一定希望。但是要真正建立起欧洲的和平与稳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报柏林6月2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