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依靠科技兴市 搞活大中企业 杭州工业经济充满生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23
第2版(经济)
专栏:

  依靠科技兴市 搞活大中企业
杭州工业经济充满生机
本报讯 记者吴长生、朱剑红报道:近日在京举办的国货精品博览会上,以旅游胜地著称的杭州市向人们展示了它的工业经济形象:来自该市150家企业的近300件产品占据了此次博览会近1/10的摊位。其中既有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品,如三系列工业汽轮机、数控机床、高级录像磁带等;又有传统的丝绸、工艺产品,如印花双绉、织锦被面、萧山花边、富阳古籍宣纸等;还有深受消费者青睐的轻工产品,如西湖彩电、西泠冰箱、金鱼洗衣机等。
据杭州市副市长李志雄介绍,经过4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10年来的发展,杭州市在全国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已日趋重要。目前,全市有128个工业行业、211个工业门类,拥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6183家,其中有大中型企业183家,国家一级企业两家、二级企业64家。1990年,杭州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79.8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七位。去年年出口商品供货总值6.8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7200万美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八位。
杭州是旅游城市,同时也是工业的资源小市、加工大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走好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道路?市委、市政府早在几年前就提出“科技兴市”的方针,并提出工业经济重点发展以“三少”、“三高”(污染少、耗能少、用料少;技术密集程度高、附加价值高、出口创汇高)为特点的,以机械、电子工业为主导,以丝绸、纺织、轻工、食品等产业为支柱的全民大中型企业和集体大中型企业的基本思路。
这一方针确定后,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措施。目前,杭州传统的丝绸行业已摆脱了连续滑坡的势头,产值、产量、利税、创汇等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大幅度上升。新兴的家用电器行业已形成相当的规模。三系列工业汽轮机、高级录像和录音磁带等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品的制造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七五”期间,杭州市完成工业技改项目2064项,投资总额为20.05亿元。据初步测算,年新增产值60亿元、新增税利13亿元、创汇2.9亿美元,收到了每投入1元可产出3元、实现税利0.64元的效益,其投入产出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杭州市全民企业的上交率达到44.5%,税收已占市财政收入79%,为国家及城市经济作出显著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