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大有可为的事业——记北京市中顶废旧物资交易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23
第2版(经济)
专栏:

  大有可为的事业
——记北京市中顶废旧物资交易市场
张建玲
这是一座大院,隔着围墙就看到一垛垛小山似的货堆,进门细看,原来都是些旧书报、酒瓶子、破布烂絮等。这里就是北京仅有的两家废旧物资交易市场之一的丰台区中顶废旧物资交易市场。三年多时间里,5万余吨“破烂儿”从这里进进出出,成交额2000多万元,创出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个市场开办于1987年9月,当时正值国庆节前夕。几百个收购废品的小商贩聚集在北京市右安门大街两侧,难以管理。右安门工商所的同志认为单靠轰赶和取缔解决不了问题,既然这些人搞废旧物品回收,说明这些东西就有用处。在做了大量调查之后,决定开办这个市场。当时他们集中了40多户收购废旧物品的个体户,发放经营许可证,提供固定的经营场所,同时还发放了5000多个流动经营许可证。这样就形成了一支有组织的城市废旧物品收购大军。
市场开办三年多来,解决了许多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原材料不足的困难。河北文安县的新兴塑料厂是家私营企业,从这个市场一开办就专门安排三个人在此收购废旧塑料,回去以后进行粉碎加工,生产新的塑料打包带,再返销回北京。这个市场还为两家国营造纸厂每月供应100—150吨的废旧纸,使这两个厂能维持低档卫生纸的生产。
据粗略计算,这个市场开办以来平均每天运出14卡车的废旧物品,这里还不包括每天运出二三十车酒瓶。算起来一天平均50吨垃圾,一年就从这里运出1.8万多吨。这些垃圾如果由市政环卫部门来清运,则需要3000多辆车。这个市场没用国家一分钱,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这样既节约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方便了人民群众生活,净化了城市;又给这些废品找到了出路,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