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土地管理:从无序到有序——《土地管理法》实施五周年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24
第5版(经济)
专栏:

  土地管理:从无序到有序
——《土地管理法》实施五周年述评
本报记者 蒋亚平
5年前的6月25日,我国第一部土地管理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正式实施。与此同时,国家及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相继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多年来处于混乱、无序状态的土地管理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耕地锐减得到控制
“七五”期间,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这一势头,在1985年达到顶峰。这年,共占用耕地2400多万亩,除去当年开发新增耕地,净减耕地1500多万亩。
有人惊呼:按此速度,百年之后,中华子孙将无地可耕。
5年过去,耕地剧减势头得到遏制。到1990年,全国共占用耕地700余万亩,减去新增开发耕地,净减少耕地200多万亩。这一数字,仅为《土地管理法》颁布前一年的1/7。
把建设用地纳入国家计划大盘子,实行严格的指标管理,并对各级政府审批用地权限作出严格规定,是控制耕地急剧减少的主要“节流”措施。
与此同时,各级土地管理部门通过前期审查和上报审批,核减国家建设用地50多万亩。
开发复垦土地作为“开源”措施,近年越来越受到重视。从1987年到1990年,共复垦开发土地2000多万亩,大大减少了耕地“赤字”。
另有数字表明,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省、自治区的耕地由净减少变为净增加。耕地质量的保护也日益受到关注,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数百个县市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区。
违法、违章占地是多年来耕地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1982年至1986年,平均每年违法占地案件为200万件左右,面积达162.7万亩。
从1986年开始,全国展开非农业建设用地大清查,查出以前违法占地案件1000万件,面积816万多亩,退地复耕65万多亩,罚款2.6亿元,解决土地纠纷50余万起,处分5400多人。
1990年,各地又对近几年审批建设用地的情况全面清理,共查出越权批地案件10多万宗,面积达28.6万亩。
两次清查、清理,对整顿土地管理秩序作用甚大。到1990年,全国违法占地案件已下降到35.2万件,违法占地面积下降为19万亩。近4年,平均每年违法占地面积为26.4万亩,是前5年的1/6。
管理体系已成框架
土地管理和人口管理颇为相似,户籍管理是给人上户口,地籍管理是给土地上“户口”。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地籍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这项工作已在全国近2000个县、市展开。
在城镇,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已全面开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申报工作,已在28个省、自治区、市基本完成。《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已通过多方论证,送国家计委综合平衡。25个省、自治区、市的有关规划纲要正在编制中。
多层次、多形式的土地监察网络已初步形成,全国近70%的县、市有了专职人员、机构。
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建设,也进展很快。5年前颁布的《土地管理法》是个令人振奋的起点。5年中,国务院先后颁布了有关土地复垦、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等7个配套行政法规。国家土地管理局下达了13个行政规章。27个省、市、自治区制订了《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全国已有30个省或市制订了有关“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办法”,有15个省或市颁布了《外商投资企业用地管理办法》。这些都适应了土地管理形式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建设。全国目前共出让土地700余幅,总面积达近2000万平方米,地价总收入近20亿元。
据统计,从中央到地方,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已达120多个。
土地危机依然存在
尽管耕地锐减势头得到控制,少数地区耕地还呈现净增长。但由于同期人口增长更快,加之国内建设用地需求旺盛,5年来人均耕地继续减少。土地危机依然存在。
另一突出问题是土地收益大量流失。国有土地级差收益和增值收益,大部分被土地使用者占有。
土地管理执法难、查处难的局面有待根本转变。仅去年就发生4起土地管理人员被殴打致死的恶性案件。部分领导干部有法不依。
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矛盾重重,需要更多的配套改革,以理顺中央和地方之间、各部门之间、土地所有者和占有者之间的关系。
此外,在力争解决编制、经费等问题的同时,土地管理部门也要加强自身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以适应土地管理的新形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